植物這一課

植物這一課

2021/06/22

A A A

因為愈寫愈像篇鱔稿,所以回頭在開場白說明:這不是廣告喔~

最近剛剛完成了一個植物辨識課程。或者大家不相信,其實我對植物的認識連皮毛也說不上。以前啦,當遇上花開或結果的植物時,拍張照片,再回家對照圖鑑,還算可以分辨一二;但在花期果期以外,便只能依賴其形態或葉片形狀強行辨認(現在當然知道不行);甚至再偷懶點,在網上隨便貼張植物照,然後高呼「id please」!如此亂踫亂撞,誤認不在話下,即便答案正確,卻因為過程中缺乏觀察和思考,也不得其法,別過頭很容易便把它們忘了。

認不得便認不得了,有咩問題?為甚麼要學習辨認植物呢?同班的同學,有的因為工作需要、有的則源於個人興趣。其中一位導師原對野生動物更感興趣,但後來卻想植物不會像鳥蝶般飛走又不會如蛇蛙般跑掉,那倒不如一併把植物都學會了吧。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慚愧。我行山的日子不短,對走過每段路也尚算熟稔,但是我卻受不了自己跟每天擦肩的在腳邊掠過的每種植物如此疏離。植物是認得我沒錯,可我卻不認得它們。

有朋友說,能喊出動物植物的名字,是對牠們的尊重。有時我會覺得,人們對於砍伐樹林、對推土機鏟除植被,甚至是對隨手摘取花果葉片之所以無感,最大的原因是我們從來不曾認識它們。如果我們了解每一種植物的來歷、它們對自然生態乃之於對我們的重要性,或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而在愛惜它們保護它們之前,我必先要懂得辨認它們。

我報讀的是植物基礎辨識課程,目標是學習辨認60種香港野外常見植物。「基礎」一詞附有低程度的意味,但從認識植物的生長形態、生境至生態角色、從觀察植物的微細特徵到懂得科別之間的差異、從記錄分類的方法到持續學習的竅門,這一課對初學者來說,可說是一道通往植物世界的大門。大門是趟開了,到底走得多遠認識多深,還是得靠各自的修行。

學習植物沒有捷徑,最著重持續的實地觀察,還要有好的導師。這個課程最讓我感到滿意的是四次的戶外課吧。每組在每次的戶外課均會安排不同導師,而每位導師也各有一套教學方法和辨認植物的心得。有時他們講解時所使用形容詞,也可以令我們對個別物種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草豆蔻的葉片質地似乳膠手套;白桂木的樹皮像手指上皮膚的倒刺;羊角拗的枝條有如滿佈小白點的朱古力百力支;恆春黃槿的葉脈酷似手背上鼓漲的血管,嗯,想唔記得都難。

現在嘛,對辨認植物總算習之有法,不再像從前般胡亂一氣,猜中當贏。因為學得投入,有好幾個晚上,在睡前都會不由自主的默想那些植物的長相形態,滿腦子都是單葉、複葉、對生葉、互生葉、托葉、主脈側脈、有毛無毛⋯⋯

原本行山已經走得不快,現在走得更慢。左望望那棵樹右望望那塊葉,上面摸摸又下面摸摸(摸植物哪~)。它們都不再只是風景照片裡的攝影主體或綠色背景,而一幅活生生的立體生態圖。

現時香港所記錄到的植物品種逾四千(非官方數字),一個人也許窮盡一生的精力也學不完。我對植物的認識依然是皮毛(+1),不過,我感覺到,自己對本地自然生態的認識又多了這麼一點點。

課程資料: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OWLHK) 〈香港野外植物辨識基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