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記

2022/12/30

A A A

作為 Slash 族,經常會被問到:「你係做咩㗎?」這個簡單直接的問題常令我語塞。我無法以一個頭銜來說明自己的職業,也找不到合適工種可概括形容我的工作性質。三言兩語實難說得明白,往往只好支吾以對。

我沒有刻意將工作與生活區分。爬一次山、寫一篇文、上一堂課,甚至是讀一本書都是在裝備自己,以應付未來的工作。有時因興趣而做的事會變成工作的一部分;一些自發或義務性質的工作又會衍生一些合作項目,從而獲得報酬。與其細數我的各種收入來源,倒不如說說我如何過這一年。

這年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上書籍編輯。文章我是寫過不少,但從沒當過編輯。最大的難題是這本書非關行山,而是跑山——一個我不熟悉的範疇。但因為是好友邀請,所以也就答應了。接手後才驚覺(一個好的)編輯需要處理和顧及的事情極多,比自己當年寫一本書還要吃力。為了這本書確實花了很多時間心力,連做夢也夢到自己在跑山賽。書的內容修改了N次,也翻看校對了N次,幸好作者和排版設計師都加以體諒和包容,最後總算如期順利出版。世上有兩本書我是不想再讀的。一本是我自己寫的那本,另一本是我編輯的那本。

今年比去年更投入淨灘。我本來就喜歡涉及體力勞動的戶外工作。去山旮旯淨灘、在烈日下辛勞,愈有難度愈對口味,可說是「攞苦嚟辛」成癮。有一段日子工作繁忙,更會刻意調配工作時間,好騰出星期四去淨灘。另一個投入的原因或許是源於這群淨灘朋友的性格吧。淨灘就是去撿垃圾。淨灘的人不嫌骯髒,大多性格隨便,自也不會惹人煩,而我是個很怕麻煩的人。不過這群人個個堪稱奇人異士,一旦混入其中,原本正常的人也會變得古怪就是了。

淨灘也帶動了我淨山的習慣。結果是垃圾袋長備,「垃圾眼」長開,雙手也跟著停不下來。因為看過山海的滿目瘡痍,堅定了日常的減廢意志,也逐漸養成一個知性的環保小迴圈:行山→熱愛自然→淨山淨灘→惜物減廢。行山不該是消費自然的活動,每個人都可以負責任地、有意識地、主動地保護環境和生態(或盡力減低破壞和傷害),而且也可鼓勵更多人一起努力。

兩項跟無障礙郊遊相關的計劃今年進行得如火如荼。實情是因往年的疫情而炒埋一碟,幾乎在同年同季開展。一般輪椅的無障礙路線探索計劃因天氣等問題一連取消了四次試行活動,可算是另類「壯舉」。進程雖慢卻仍在細步前進。很高興年中官方正式推出了四條無障礙路線(同是這個計劃下早年探索和記錄的路線)。雖然整體上相關的硬件和軟件尚未完備,但也是推動無障礙環境的重要一步。行山輪椅計劃(TrailRider)在反覆的疫情衝擊下總算完成了第二期的同行者訓練,另外又嘗試了兩條新的山路,也試行了一條新線為將未來準備;與此同時亦與其他機構開展了首個合作項目。

今年繼續參與一個跟自然環境有關的咨詢組織。去年獲邀時曾在婉拒和接受之間爭扎:民間聲音已被制度大力箝制,不禁反問自己此時加入是否還有任何實質意義。最終我說服了自己在這有限空間下嘗試一下,認真去做這件事,也給自己一個觀察期限,看看到底這個空間是否能容納異見還是只是徒具形式。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的工作摻雜了一連串不定時、不能預知和具時效性的事務。當中包括監察工程、進行會議、實地視察、拍攝宣傳短片、受訪、撰文交代跟進工作的進展等。一連12篇有關香港山徑保育的專欄也在今年寫畢。徐銘謙老師說得好,跟進這些不當的山徑工程有如持續撲火:哪裡發生山火就得立刻動身前去救火(而且還是拿著火拍去救)。過程相當被動而且效果成疑。即使火被撲熄,山頭早已燒得光禿。心累但自覺既有責任也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

在年初修畢步道學實務課後,無心插柳下在年末參與了一個東北村落的復育計劃,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在昔日梯田間建造連接通道。雖然工作地點偏遠,但兩個月來動手實作的時間比過去兩三年還要多。此外還獲退休老師傅的悉心教導,有時甚至是一對一的教學,邊學邊做,獲益良多。對建造石級、木級和砌石駁坎的工法和技巧有更深一層的領悟,而在失誤時還有時間修正補救,是個非常難得和寶貴的經驗。

這年寫作的時間變少了。續為《風火山林月刊》撰寫山野專欄,還自薦為文章配上插圖,好讓自己維持畫畫動機和觸角。另外也在撰寫一系列推廣本地自然生態的文章。為《台灣山岳》雜誌寫的文章是令我最為頭痛的一篇稿件。篇幅要求只二千字上下,但題目已經叫人苦惱,另也擔心力有不逮,達不到邀稿者的期望,寫來頗感壓力。為此翻閱了眾多書籍和搜集網上資料,是至今寫過最費力的一篇文章。疏於閱讀依然是我寫作的最大障礙。

年終時跟一個品牌開展合作項目。過去極少與商業品牌合作(你看我都沒多少廣告),主因當然是甚少有品牌代理人接洽啦(嘩哈哈~),再者自己也對合作模式有一定要求。綜觀現時的網上行銷大多是你送我一件商品(或給付一份報酬),然後我給你賣一次廣告。雙方的合作是建基於網紅的追蹤者數量和號召力,是一買一賣的脆弱商業關係。我倒是期望合作是因為理念相近,或是因為我的能力能協助他們達到某些目標,彼此也能夠建立相對長期兼互信的夥伴關係。

其他零碎鎖事就不一一細述了。最後談談自己的行山網站吧。年初為開站十數年的網站更改版面設計。更版工程巨大,逐一更新近700頁的內容幾乎要了我的小命(我知錯了,以後不會再做這種傻事。)網站以大地色為主調,排版比之前簡約,刪減了花巧的設計和累贅的部分。總體上滿意改版後的效果,至少自己看得舒服。一如以往,吸睛的內容欠奉,幾乎僅有文字與照片。與其取悅讀者,不如取信於讀者。

網站的風格大概反映了個人未算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世界太壞太亂,早已不存幻想,不圖宏願。只想去蕪存菁,去除一些雜亂一些鬱悶,一些惱和恨,留住仍有的善。活得單純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