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本地的「手作步道」

2017/06/15

A A A

喜歡行山,喜歡走山徑,喜歡山徑的實在感。

這步行的實在感,源於天然土路的親切質感。可惜的是,近年郊野的山徑維護工程日漸擴展,不少山徑都被水泥覆蓋,又或以預先切割的石塊平整,大範圍地規範化了山徑的寬度與梯級的步幅。回想起來,創作網站的念頭,也是因船灣淡水湖一條由預製水泥板所興建的山徑而起的。在讀書進修的時候,也曾以麥理浩徑為個案,探討不同類型的山徑對行山人士的影響。這中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解不開的結。

去年,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關注小組)成立,提倡保護天然山徑,免其被水泥化。自此我便一直留意他們的動向。自成立以來,關注小組便以保護天然山徑為目標,向大眾收集意見、舉辦請願遊行、進行實地考察、接受傳媒訪問、推廣行山的應有態度、參閱有關工程的文件、參與講座、跟專家會面,同時又就正進行的工程及將來維護山徑的模式不斷跟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與民政事務署交涉(民政署)。去年11月,關注小組跟漁護署在大,帽山初次合作試行以人手方式維護本地山徑。那次相信是首次官方與民間團體合作維護步道的試驗活動,我卻因事未能參與其中。一月下旬再次收到他們的訊息,得悉在二月初將有一個關於山徑維護的工作坊,二話不說便答應參加了。當兩天的本地的「手作步道」義工,到底是個怎樣的體驗呢?

手作步道
「手作步道」是指以環境友善為原則,以人手的方式維護山徑。過程中儘量就地取材,避免動用大型機器,務求與自然與當地文化融合,從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個概念源自美國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的步道維護經驗。這條位於美國東部,全長約3,500公里的步道,都是由民間團體組織義工以手作的方式維護,而經費則是由政府承擔,並以公私營的合作模式,發展成一套系統化的步道政策。

有鑑於台灣鄉野的破壞日益嚴重,台灣亦於2006年發起千里步道運動,倡議將步道串聯為一條可以單車或步行方式環台的路線。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也於同年引入美國的步道義工經驗,與官方單位合作,以工作假期的模式組織義工,以手作方式維護及修復步道;此外,活動也提供機會讓義工體驗當地的生態及文化,藉此加強與社區的連結,同時亦協助促進當地的生態及文化旅遊。

香港步道的現況
近年香港的行山風氣極盛,每逢周末假日,熱門的遠足徑總是遊人如鯽。2016年,前往郊野公園的遊人達1,300萬。而山野賽事也愈來愈頻繁。據雜誌報導,香港一年共舉行122項野外競賽,在鄰近地區排名第二,僅次於每年有128項競賽的中國大陸,而台灣則有40多項。然則約三天便有一項賽事在香港舉行。

賽事的數量多,參加者亦眾。以去年的毅行者為例,參加者人數便逾5,000名;連同其支援隊伍,單次賽事中使用麥理浩徑或周邊山徑的人次便可能高達10,000人。由此可見,近年本地山徑的使用率驚人。

「手作步道」工作坊
為了這次工作坊,漁護署邀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教授、籌畫中心資訊組長陳朝政、陳建熹及張妤禎四位專家來港擔任導師。徐教授曾花六週在美國阿帕拉契山徑當步道義工,並著有 《手作步道》及《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等書。

出發前,漁護署的李英銘主任先後介紹了負責是次工作坊的同事,當中最富經驗的是人稱「老總」的高級農林助理員。老總是「紅褲子」出身(即由基層做起),入行至今已三十八年。英銘指他們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難吸引年青人入行,就算入職的也做不長。老總慨嘆同事們由全盛時期的五十多人下降至現時的二十來人,還打趣說「年齡則剛剛相反」。除了老總外,還有光明叔、根叔等一眾熟手技工。可知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門絕學呢。

參加是次工作坊的義工人數也不少,分別是由關注小組、綠惜地球、Oxfam毅行者及HK Hiking Meetup等團體召習。

徐銘謙老師講解山徑選線的重要性

雞公山的山徑狀況
香港山峰的山勢比較陡峭,現有的山路既陡且直,其距離雖短,但也相對難走,而急斜的坡度也增加了雨水的衝擊力。

擬進行維護的山徑路段位於麥理浩徑第三段的雞公山,近石坑村的一段山徑。走過這路段的山友,都知道該段山路頗為陡峭,深坑亦多。我們實地了解過山徑的狀況,發現不少路段都出現嚴重耗損:舊有的路基突出,旁邊的泥土下陷,樹根外露;部分位置因雨水沖刷而形成坑道,雨水隨坑道下流,形成小型瀑布,續漸將坑道沖刷成一個個梯級狀的小深坑。由於掉落地上的松針和樹葉會隨水流堆積,故在雨後會更清楚問題所在。

此外,因為沖刷而成的水坑更像一條「山路」,日久變成了新的捷徑,致使部分原有的路段因較少人行走而幾被植被掩沒;部分坑道的邊緣明顯較為筆直,相信是由越野單車駛過而造成(註:越野單車只可在官方指定的越單車徑上行駛;麥理浩徑第三段不設單車徑)。

修復山徑的原因
被雨水過度沖刷的路徑已非自然現象。在水土流失的路段,表土給沖走,樹根外露,而植物也失去了護土的能力。在旱季,山路比較硬實,問題並不明顯,但在雨後,低陷的路段卻滿佈積水,一片泥濘,對遠足人士構成一定危險。此外,部分崎嶇的沖蝕溝也會迫使行人偏離主徑,導致路面擴闊;甚或開闢新的捷徑而破壞周邊植被,造成惡性循環。故此,這些路段有需要作適切的維護,避免情況繼續惡化。

修繕原則
山徑的設計最重要的是選線。路線的走向需按山勢及坡度規劃。上坡的路線以Z字形為佳,以減緩攀升的幅度,同時又可減低雨水的沖刷力。惟現實是不少路徑已存在多時,受當地的各種條件所限,開闢新線並不可行,同時也會造成更大破壞。在這種情況下,便需要在原址維修。

修繕的原則是先從源頭著手,依據水流的方向施工,以疏導雨水或減緩其沖刷力;其二是路徑的設計與走向需照顧遠足人士的安全;其三是維護山徑所採用的物料儘可能就地取材,以融合周邊的環境。

雞公山的部分路段水土流失的情況嚴重

修復工作
在我們施工前的兩天,漁護署的朋友已在一段Z字形的上坡路段進行了復修工作。該路段稍稍外傾,並設有小水溝,讓雨水儘快離開山徑流向下坡;下坡處則以石塊建造駁坎,以疏導雨水並減緩其沖擊力;近髮夾彎的路段稍微向內傾側,引導水流循設於內側的小水溝流向植被;在捷徑的入口處則蓋上樹枝及石頭,引導行山人士走回主徑。

我們兩天的主要工作,是要防止沖蝕溝繼續擴闊及在路面低陷的地方造一級石階(對,是一級,你沒聽錯)。徐老師已在沖蝕溝旁數個位置插上了橘色旗子。我們利用山徑旁邊找到的石塊卡在標示在沖蝕溝的位置,像個小水閘般減緩水流。作法是往水流的反方向挖掘一個凹槽,以免鬆散的泥土令石塊失去支撐。再將石頭面積較大的一面朝水流方向扔進沖蝕溝,穩固地卡在凹槽中,再以其他石塊加以鞏固,並以小石塊填封餘下的空隙。最後以鶴嘴鋤和鏟子等工具,將旁邊的泥土翻進沖蝕溝,再覆蓋些落葉與碎石等物。

處理了沖蝕溝後,準備在低陷的路面打造石階。在山道上,有一塊大石頭突出路面;在石頭旁邊,則有一條外露的粗壯樹根,容易絆倒行人。我們先挖起該塊大石,並以樹根作為石階的水平高度參考點。逐一審視石頭的各個平面後,我們選取用作踏足的平面,然後找出石頭的重心,決定擺放的方向與角度,使其重心向內傾,以免行人踏足時石頭往外翻。我們按照朝地下一面的石頭外形,挖掘一個凹槽,以便它們互相銜接。

我們一邊以鏟子調整凹槽的大小形狀,一邊搬移沉重的石頭,努力半天,還是找不到訣竅,作踏腳的石頭總是微微晃動。豈知徐老師一來,在這邊挖兩下、在那邊鋤三下,再稍稍移動石頭,就把它牢牢地固定在凹槽上了。我們一面讚嘆,一面趕緊利用小鎚子,用小石塊把餘下的空隙都填補起來。

接下來,便要測試水閘與階梯的穩固度,方法就是站在其上用力試跳(如果你對自己的手工很有信心的話)。徐老師很有經驗,在她自己做的水閘上示範如何測試,否則用我們新手的製作來做試驗,後果堪虞啊,呵呵。

可改善之處
我是首次參加手作步道的活動,據個人觀察,工作坊仍有不少可改善的地方,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雖然在工作前我們已大致了解工作的要點及方法,惟具專業能力的指導人員略為不足,以致義工在遇上實際困難時難以獲得適時的指導,而導師們也要辛苦地來回巡視施工的地點。另外,工作前事前雖有簡單解說如何使用工具,並有即場示範,但欠缺經驗的義工大多都在缺乏輔導下自行使用工具。一旦技巧運用不當,可能會導致受傷。

不少參加者都能只參與一天的工作坊。對於要在一天內講解手作步道的理念、說明工作坊的目的、實地觀察山徑的情況、示範如何使用工具,以及完成預定的工作目標,時間無疑太短(還不包括來回的交通及步行至施工地點的時間哩)。

參加者需要利用不同的工具應付不同的工種,但由於部分工具的數量不足,令義工們勉強使用不合用的工具,因此往往花費不少時間,而又未能達致預期的效果。

此外,在周末行山的人士極多,在此時進行步道的維護工作不免對行山的人造成不便,而鬆散的路面或並未鋪設完成的路緣等情況,也可能對行山人士構成危險。

當然,是次工作坊屬試辦性質,相信漁護署能從中獲取不少經驗,並在日後的同類活動中加以改善。

山坡上的駁坎用作減緩雨水的沖擊力

後感
我們一行二十多人,分成多個小組,各自表指示找石頭、造駁坎、砌石階、翻土、搬泥和覆土,為的是打造一條既安全好走、融合自然,又對環境友善的山徑。驟看,我們維護這段約二十多米長的山徑確實花費不少時間,也耗費不少人力資源。然而,利用在地的材料,以手作的方式來維護步道,卻可避免使用水泥(這是我們最反對的呀)或外購的岩塊,以及動用較大型的運輸工具。這讓我想起上一次跟關注小組在沙田道風山考察時,受民政事務署委託維修步道的承辦商為了方便運送物資,在山徑旁邊另行開闢一條施工道,而破壞了原有的植被。

為了學懂更多步道維護的技巧,工作的第一天我便緊隨我組的導師建熹,細聽他的講解和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只見建熹不時臥在地上,細察石頭擺放的位置,測試石頭的穩固度,又以雙手把泥土蓋上。我也學著他蹲下,棄用工具,抓一把泥,填滿石頭間的空隙。有時候,的確要俯身低臥才看得真切,要以雙手觸摸才夠實在。

由於初時對理念並非完全了解,而修路的技巧也不純熟。在過程中我也不時自我懷疑。在打造石階之時,我擔心所造的石階會否對山友構成危險。我又疑惑,該要怎樣維護一段步道,而步道的走向和寬度又要怎樣才算是合適?英銘見我一臉疑惑,便著我退後幾步,以登山者的視覺,利用山徑兩旁的樹木作導引,想像要走的路,就不容易偏離主要的山徑,從而擴闊路面。

其間,還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擾著我。當我們就地取材,在挖土和取走石頭的過程中,怎麼說也會影響當地的微生態。而挖泥修補路面的時候也難免移除部分植被。更甚的是,在翻土的過程中也會不小心地砍掉大樹的樹根。我們為了保護自然而做的,卻竟同時地破壞了自然。

我記得徐老師在她的著作中曾記述她在阿帕拉契山徑當義工時,目睹身首異處的山椒魚(蠑螈)和山徑上一棵被認為必須砍掉的幼樹時,也面對著同樣的忐忑與不安。徐老師在事後的分享中,解釋說我們只在必要的路段作適切的維護,過程中雖然無可避免地會對環境造成的一些擾動,但長遠而言,卻可避免將來更大的破壞。

我反覆思量,手作步道的本意,不就是需要我們對自然環境的關顧及登山者的安全考量嗎?而這正正是承辦商按照圖側,在山徑上劃一地蓋上水泥的機械化模式所不能企及的。

在完工前,我特意走到其他的施工地點察看成果。雖然還是會看到人工施作的痕跡,但整體上沒有被過度人工化,與自然相融和。我深信,在一場雨後,堆積的一些落葉,搬移的一點沙泥,會將這痕跡擦去,渾然天成。

我了解到手作的目的除了是維護步道外,參與者的體驗也同樣重要。雖然工作過後,手臂有點痠痛,腿有點軟,腰有點酸,但當你以雙手將沖蝕溝填上,親手打造一級石階,儘管效果並不完美,但那配合自然環境的外觀,那手作的質感,還是會讓人感到極大的滿足感和喜悅。即使參與者對步道的維護工作毫無經驗(例如我);又或是手無縛雞之力(例如我),但能夠參與在其中,感受造路前後的分別,必會發現原來我們可以跟山林這麼靠近。這雙手,除了可觸摸到泥土的質感以外,在施作的過程中,還能慢慢還感受到一種溫度。

這次的工作坊,令我對「手作」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手作是理念,是工法,也是態度。它以自然為本,同時關顧當地的環境、人文與行山者的安全;它以人手方式,儘量就地取材,並因地制宜,開拓出富藝術感的步道維護方法;它提倡尊重自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而非以支配者與擁有者視之。

從留意本地的步道發展、到關注、埋怨,以至親身參與工作坊,不覺前後竟已十餘年。這次有幸參與其中,將抱怨化為具體行動,讓我在踏足香港郊野多年後,終可以親手回饋這片山林。

我們所造的石階(照片由Fiona Leung提供)

展望
郊野是公共資源。它雖是我們休憩、郊遊和學習的重要場所,但卻是動植物種的唯一棲所。香港的郊野面積廣闊,山徑繁多,難以單靠政府維護。我們既有權利享用郊野,也同樣有義務參與維護的工作,而手作步道正好培養山徑使用者的責任感,加強我們與自然的連繫。

從工作坊及網絡上的回應所見,大多山友都對手作步道表示支持,而且反應都很正面,對參與相關的活動亦甚感興趣。相信日後如有類似的活動,在召集義工方面不成問題。相反,對手作步道理論和技巧都具經驗的人手卻甚是不足。目前,有關工作仍很依賴漁護署的工作人員和外地的專家,而關注小組的四名核心成員亦只在工餘時間以義務形式推廣保護天然山徑。故此,我們需要成立一個專責推廣和實行手作步道的非牟利組織,以培養團隊的專業知識。與此同時,也要參照台灣方面的推行經驗,因應各種類型和位處不同地理環境的山徑,發展一套適合本地的維護技巧和工法,繼而推展至其他鄰近鄉村地區的步道,並進一步保育石磴古道,逐步實行郊野全面去水泥化。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有系統地訂下步道維護的執行框架,並集合山友的力量,開展本地的手作步道。

參考資料:

  1.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便覽 - 郊野公園及自然護理〉。2017
  2. 樂施毅行者:歷年紀錄。2017
  3. 蘋果日報。:〈[人人有責]義工就地取材 擔泥搬石鋪草皮修山徑〉。2017
  4. 徐銘謙:《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學習思考的旅程》。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
  5. 徐銘謙:〈手作步道──讓動植物與人共享的小徑〉。環境資訊中心。2014
  6. 千里步道協會:〈千里步道十週年新書 《手作步道》QA〉
  7. 大貓:〈[書訊] 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健行筆記。2012
  8. 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Conservation and Trail Management Policies"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