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資訊需轉型

2018/07/18

A A A

猶記得十多年前,行山活動尚未普及,在計劃行程時除了依靠官方的郊區地圖外,還得參考行山書籍。當時網絡上的行山資訊較為零碎,遂起設立網站的念頭,系統化地整理行山路線的資訊,諸如起迄點的交通、行程需時、長度和難度等資料,更附上圖片讓讀者參考。網站也以此形式維持了一段不短的時間。

今日的行山網站、專頁和各類型的媒體如雨後春筍,提供了大量的行山和景點資訊。近年連保健用品、貸款公司、租車公司,以至金融集團,都不時以行山資訊作為引子,推廣產品和服務,可見行山活動的風行程度。

這些資訊每天充斥各個媒體和平台,當中的競爭亦非常激烈。為爭取點閱率,部分媒體逐漸轉變成「內容農場」。它們從網絡上以拼湊和抄襲的方式製造大量與行山相關的文章,品質卻甚是參差。不少媒體發布的文章則經常以「隱世秘境」、「天空之鏡」或「世外桃園」等字眼作為標題,以圖取悅讀者。雖然這些資訊良莠不齊,內容流於千篇一律,甚或互相重複,但空間龐大的互聯網還是將之一一吸納。

現今大眾可輕易地從各種媒介中獲取行山資訊,哪裡有美景,如何編排行程等已不成難題。然而,行山資訊雖多,但內容卻停留於以紀錄性的方式提供資訊,並以實用的資訊為主;同時不少行山人士的登山取向,仍崇尚單向地從自然環境中獲取所需的個人主義。

「行山資訊」一般指登山路線和景點等廣料,廣義而言則可涵蓋該地的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和文化歷史,更可深入至對社會、環境的反思和保育的層面。大眾對行山活動和自然環境已擁有一定的概念,現在是時候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公共意識和豐富對土地的感知。在此一環節上,行山資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在社會層面,首要目標自是提倡遠足安全,尤其在事前的準備計劃和能力評估方面;其二則是養成互相尊重的態度,培養應有的責任感,公平和負責任地與他人共享公共資源。在環境層面,則需增強對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的認知,一方面著力改變大眾對自然予取予求的態度,懂得尊重自然,並學習與之共處,另一方面深入認識歷史,承傳傳統智慧,不必事事貪新棄舊。

長遠來說,這類資訊的重要性在於引導大眾盡己責任,回饋社會和自然環境。以量而言,坊間的行山資訊已大大超越了官方所提供的資訊,其覆蓋的範圍更廣,影響力更是不言而喻。

今日行山風氣極盛,共享資訊的平台眾多,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體組織,都可就其專業領域或興趣,豐富行山資訊的內涵。藉著提供多個面向和不同層次的導向性內容,讓大眾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從而協助提升遠足安全和推進保育事業。

[本文刊於香港01週報第118期《山臨城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