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靜心不寧

2019/11/04

A A A

這篇文章,一直不知該如何落筆。時局紛擾,社會衝突不斷,思緒時刻被紛至沓來的社會事件所纏繞。談時事吧,當此政治敏感時期,爭論必多;聊風花雪月吧,未免脫離現實,太過離地。但在這時候,需要誠實一點。若是諸多顧慮,刻意迴避,反為不妥。

近幾個月來,行山郊遊的衝勁持續不振。那股動力並非陡然間消失,而是像江河之水,不知不覺的枯竭,軟弱而無力,就連貼圖撰文、更新社交專頁也都提不起勁。近日觀察了一些我所認識的行山專頁,發覺它們都比過往沉寂。畢竟,這些專頁一向不是以時事議題為本,面對持續升溫的社會局勢,分享山遊經歷的意欲自是大減,故大多只以文字聊表心情,或傷感、或難過、或忿怒,甚至是選擇靜默。部分專頁則以自然生態作引子,諷喻社會時弊;有的貼上風景照片,配以心情寫照;有些則一改以往作風,轉而分享時事和新聞資訊,發表個人政見,同時為社會發聲。也有部分專頁一如既往,續談遊山玩水、山野見聞和旅行軼事。驟看之下,它們似是沉醉在自製的平衡時空,但我相信言論自由,也同樣尊重不言論的自由,絕少從貼文所表現出來(或不表現)的態度中過分解讀,輕率作出批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取態,也會利用各自的身分、因應自身的崗位採取不同的方式去回應時代。社交平台上的貼文,僅僅反映其中一個面向而已。沒透過貼文發表意見,並不代表保持中立;不於網上表態,也不等於在現實中選擇沉默。

的確,有些讀者很抗拒政治,似怕純潔無瑕的大自然被政治染污,也期望他們所追蹤的行山專頁也信守這條不可踰越的紅線。要是言論越界(如果真有界線的話),他們會撇脫地unfollow,自行轉台。尊重的會說一聲再見,厭惡者則留下惡言。經營社交專頁,旨在廣結同好同道,分享資訊、互相交流,甚或只求圍爐取暖。但網上的社交圈子,歷來都是合則聚,不合則散。只是,今日的言行愈見愛恨分明,再沒多少討論的餘地。Follower如過眼雲煙,數字的起起跌跌,說明了讀者有絕對的自由拒絕接收任何資訊,版主也有自主的權利,毋需強作迎合。

早前有保育團體以塱原的落馬洲支線為例,語重心長的闡述環保和社會政治的關係,試圖說服讀者,二者界線並不分明,而且深有關聯。作為公民,既擁有享受自然的權利,也該有為社會發聲的義務。我深明當中道理,但也理解拒談政治的人未必完全政治潔癖。畢竟每個人有其所好所惡,當中部分只求在亂世中尋片刻寧靜。山林是混沌世界的避難所,是心安之處。可是,「山友」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香港人。今時今日,試問還有誰能置身事外,有誰仍可如此抽離。

認同也好,不合意也罷,大家心裡明白,即使隔絕一切資訊,終究無法擺脫自己的身分,迴避現實。

那一年,雨傘運動爆發,我正身處冰島。在異地遇上香港旅人,聊天的話題卻離不開香港。大家不僅關心香港的當前局勢,也為她的未來感到憂慮。晚上的極光縱然耀目繽紛,也遠遠不及第一枚催淚彈教人難以忘懷。這一年,反修例示威持續逾月。在日本的高山健行,放目靜美的山巒,心裡卻記掛紛亂的香港。在步伐稍停之際,在山屋漫長的夜,都會不自覺地盯著手機,追看新聞報道、復看衝突片段。一個個的負面消息,怕看、不忍看,也怕錯過。旅行的愉悅,隨著一枚又一枚的催淚彈煙消雲散。在兩地發生的種種,像兩條軌跡,不斷地交錯。

早些時,走了一趟大浪灣,與士多老闆聊起近況。他慨嘆社會動盪,導致人流大減,令平日人頭湧湧的鹹田灣也變得冷冷清清。嗯,人在山中,你不去談政治,它也會隨時找上門來。「山中無政治」,不過是一廂情願。你避而不談、隔絕媒體,又或出走他鄉,也不可能與社會絕緣。有些事情,早已烙印在心,躲不開,避不過。

或者,我們都需要試著從一片沸騰的資訊中抽離,那怕只是一時三刻。有人會批評這是逃避現實,消極的態度極不可取,我會說:逃避很可恥但有用。一刻的心安,怎麼都像是窮奢極侈呢?我們對自己嚴苛得連逃避也需要莫大的勇氣,連快樂都需要受盡良心的責備。

跑到山上去吧,我們已經有足夠好的理由。從一片喧囂聲中找一個位置,停步、喘息。大自然擁有撫慰傷口的力量,讓極度繃緊的情緒得以釋放。它叫你平和、心寬,還要真誠的面對自己。這份坦白,讓自己在抽離之中仍感受到那傷口真切的痛,體認自己沒有抽身的理由;這份坦白提醒我們,即使身處異地、深入群山,終需還是要回去關心這個家,即使這個家現在是如此的躁動和不安。

回到山下,不要忘記在山上呼吸到的自由空氣。這一口自由的氣息,需要一顆自由開放的心來承載。而自由,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社會很動盪,山中很安靜,內心卻毫不寧和。以前,熙熙攘攘的山頭會令人厭煩,如今孤山寂寂,竟爾又不習慣起來。

這一夜,有多少人,仍流連街頭。

[ 本文刊於香港01周報第186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