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大嶼山西部的牙鷹山,大澳隨即映入眼簾。這個由獅山、虎山、象山和鳳山(即今尖峰山)環抱的天然港灣,曾是漁民聚居立村、耕作曬鹽之地。今日長長的港珠澳大橋在外海架起,內港卻仍保留著質樸的小漁村。這片水鄉,依舊受四靈獸 守護眷顧。
從牙鷹山走到大澳,時間還早。在市集的大街小巷閒逛之際,我們忽被一棟古老大宅吸引。這棟兩層高的白色大宅樓底甚高,幾扇暗褐色的木門老舊而古雅,門楣上掛著一個「大澳文化工作室」的牌匾。
工作室是由大澳居民黃惠琼於 2001 年創辦的文化博物館,館內擺放著她蒐集而來的歷史文物和照片,介紹大澳的文化與歷史。我讀過琼姨的書,也聽過她的故事。琼姨早年曾經為大澳村民爭取自來水電,又發起民間活動搶修古老的護鹽圍(昔日用作保護鹽田的堤壆),後來更著書記錄大澳變遷,並籌辦民營博物館。早些時候,我還跟朋友說起,有機會也希望認識工作室的創辦人,沒想到竟在這天跟她碰面。
在熙熙攘攘的永安街,遊客們都擠在地道的小吃店前。一身街坊打扮的琼姨獨自站在烏燈黑火的工作室前叫賣。門前的摺檯上,擺放著她的兩本著作——《大澳水鄉的變遷—風、 土、人、情二三事》和《但願人長久》。儘管對此感興趣的遊人不多,琼姨依然笑容可掬,為路過的遊人介紹其著作。她跟我們講述自己如何自資出書,又一邊翻著書頁,一邊自豪地分享其兒子為她撰寫的文章。
談到大澳,相信她可以滔滔不竭地說上半天。我們對工作室內的展品甚是好奇,可惜展館已於前年停辦,無緣入內參觀。琼姨慨嘆大宅日久失修,要是繼續開放會對訪客構成危險,然而其維修費用卻高達 100 萬元,故業主已決定今年 3 月將大宅拆卸重建。
如今這地道的文化博物館未能延續下去,實是可惜,但是除了感慨,我不知道還可以做些什麼。為表支持,我買下她的一本著作,還向她索取了簽名留為紀念。只見她高興地入內取書簽名,用扇子把墨跡吹乾後,才將書本珍而重之地送到我們手上。
後來在隔街的咖啡店,老闆留意到我手裏的書,與我聊起琼姨來。老闆深有感觸地說,琼姨一直盡心保護大澳的文化與自然環境,對抗過度商業化的發展,但是她的堅持卻被部分居民認為是阻礙地區發展,故他們都不願出租舖位予琼姨,又或是故意抬高租金為難她,故琼姨至今仍未為工作室找到一個落腳點。
近年有關大澳旅遊發展的消息甚囂塵上。看著水道上載著遊客的小艇往往來來,我想起過去十年間數量急劇下跌的中華白海豚和活化為高級酒店的舊大澳警署。若是未能掌握在地的文化內涵及環境要素,推進的力度再大,也只會一點一滴地磨蝕她的質樸神韻。
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但琼姨已為大澳記下了那個真樸的年代,讓我們看見它真實的生活面貌。靈山之下,還有一個黃惠琼守護著大澳。她應該為自己自豪的。
[本文刊於香港01週報第94期《山臨城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