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坑的雜物徑

2018/04/29

A A A

行山多年,路上每次的見聞,都會不斷調整著個人的環境意識,觀察事物的視角亦隨之改變:從遠處的風景,慢慢轉移至身旁左右。像是把鏡頭的焦點由遠調近,對焦在身處的地方。

山徑是通往自然的主要途徑。對山的第一印象,當始於接觸山徑的那一刻。不論是山徑的外觀、腳下的觸感,還是相關的輔助設施,都會直接影響登山者的郊遊體驗。

早陣子到鹿巢山行山,起步點在大水坑村。村後有棵樟樹,樹齡約二百年,名「百子千孫樹」。這棵老樹雖說不上巨大,但其主樹幹低處卻長出了十三根支幹,甚為少見。探過古樹後,隨即轉往山上走。甫鑽進山徑,赫然被眼前情景怔住。

這條山徑雖然沒被蓋上水泥,道旁也未設大型設施,卻滿布了各式各樣的雜物。山徑上不但有雨傘、書包、膠桶、布袋、膠袋、花盆、角鐵、玻璃樽、鐵罐和磚塊,還有鍋子、地毯、電源線(連插頭的!)、洗衣機喉管和廁所泵,此外居然還有椅子和輪胎等物。用料之多變,叫人目不暇給,一時之間還以為置身堆填區。行山經年,雖然或多或少已「習慣」了發現大大小小的環境破壞,但見狀如此,還是不禁大為驚詫。

這段山徑位處郊野公園範圍以外,並非常用的行山徑,惟路面已給雨水沖刷出不少蝕溝,崎嶇而難走。只見深陷的蝕溝以膠喉管及木板加固,建成台階,部分路面也給蓋上地毯或袋子防滑,而路旁也繫綁了電線或尼龍繩作扶手。相信是附近居民有見水土流失情況嚴重,利用廢棄的家居用品或舊物自行修葺山徑。將廢物重用,動手維護公用山徑原是美事,但是隨意取用的物料結構不穩,殘缺和外露的邊緣也容易構成危險,雜物在分解時更會釋放不少有害物質。

早前曾參加手作步道工作坊,學習如何就地取材,以人手方式維護山徑。老師常打趣說手作步道的最高境界是「做了等於沒做」,意指材料取於自然,若然施作得當,當能完全融合自然環境,不留痕跡。大水坑的這條山徑,只怕是「做了比沒做更糟」,既未能處理排水問題,也說不上安全,更難言行山體驗。即便加設再多的鞏固物,也只是治標而不治本。

最急速的轉變每每發生在腳邊。大抵山徑延伸之處,環境的影響也是亦步亦趨,相差者不過是程度之別,和相關管理策略和措施的效用而已。所謂見微知著,從山徑設計的細節與道上的微物當中,可觀察到當地人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重視。一條規劃良好的山徑,能讓登山者在踏走的過程中積累美好的自然體驗;反之,過於人工化或修繕不當的山徑卻會碎化人與自然的連結,即使好山好水當前,也彌補不了這塊缺失。

這兩年,手作步道的理念已於郊野公園逐步實踐,期望將來此一理念能推展至社區,並與在地居民協力維護山徑,恢復後山原有的面貌。

[本文刊於香港01週報第106期《山臨城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