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

2020/03/30

A A A

疫症爆發,行山的人數劇增,山上遺留的垃圾量也隨之急升。近月訪港旅客幾近絕跡,這回難再推卸責任,諉過他人。

十七年前,沙士一役已曾出現過相似情況。遊人醜行盡現,垃圾遍山的新聞頓成熱話。瘟疫總會消退,行山熱潮也會減退,自發的清理活動亦然。歷史總是不斷的重演,但最令人感嘆的是,香港人善忘,對環境的關注很快會被輪轉的訊息淹沒,成為一則舊聞。

月初參加了一場淨山活動。大家提著袋子,以夾子沿路撿拾較易清理、體積較大和可分類回收的垃圾。可是,遺留經年的垃圾,越發難以清理。半埋土中變成了蟻窩的鋁罐、已散碎又與泥土混和在一起的膠袋,還有與枝葉互相糾結的布塊絲線,又可以怎麼清除?亂拋垃圾所引起的後遺,也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路上隨處可見的紙巾、口罩、食物包裝和煙蒂只是鳳毛麟角,在林蔭深處和懸崖之下,還堆積著各種各樣的垃圾。但大家心裡明白,任憑你再多幾雙手,都無法將之徹底清除。然而當你發現了一角不起眼的糖紙、一個緊卡在岩石縫隙中的膠樽,又或是可能沾滿細菌的汙穢紙巾,還是會想盡辦法一一清理。

對於途人的一聲「謝謝」、「辛苦你了」總有莫名的抗拒。非我對別人的善意不領情,只是不懂得如何反應。難道要回一句:「不用客氣,應該的」?當清理義工不過出一身臭汗,身體疲勞隔天就能恢復。山友善盡自己的本分帶走垃圾,可要比一聲多謝一番感激實在得多。或許,應該趁此機會向路過的山友推廣環保,藉此進行公眾教育。不過大多數人(特別是成年人)都不喜歡被教育,更不要說當面說教和指正。除非遇著那些無恥得把我視作流動垃圾桶,試圖把自己的垃圾塞進我袋子裡的人,否則我還是一律以微笑回應。

我們直觀的以為,既然有能力將食物飲料攜到山上來,自也有能力帶回山下去。此舉根本毫不費力,況且也是基本的公民責任。將垃圾隨處亂棄,令人難以索解。不少人為這種現象尋找因由。最常見的論述是這群不顧公德的人甚少或從未行山,而且他們環保意識低,本著到此一遊的心態而把垃圾亂棄,但我對此總抱懷疑態度。

我恨不得將這些劣行歸咎於環境教育的不足,好歹也有個原因給對症下藥,讓人期盼改變的可能。可是清潔香港運動已然推行數十載,今天仍在歸罪公民教育和宣導不足實在說不過去。我逐漸發現,兩者其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沒好好處理自己的垃圾,沒有任何原因,只是不為,就這麼簡單。努力為他們找一個像樣的理由(藉口)不過是為難自己。

同樣是一個文明社會,日本人都已經自律得把自己的排遺背下山去了,我們還在呼籲大家切勿亂丟垃圾,怎不令人汗顏。「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已推廣多年,以往透過各種場合和媒體推廣環保訊息,嘮嘮叨叨的不斷重複連自己也感到煩厭。是環保也好,是公德也好,我逐漸覺得,像這樣的陋習,無法藉由講道理或是透過道德感召去改變。我愈來愈相信,無理的人無法被道理說服,無德的人不可能被道德規範。

另一方面,我們都輕省的把目光聚焦在丟垃圾的那些人身上,指摘他人的不是,批評他們自私自利又欠缺公德心,還要別人替他們「執手尾」,可我們絕少會反問自己可有做好應有的本份。如果說這些人只是山裡的一個過客,毫不在意個人行為所造成的破壞,那麼我們反觀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也是在大量消費,不斷的製造垃圾?我們又何嘗不是本著只活一次、只著眼目前的態度把廢物丟到垃圾箱裡然後轉送到堆填區這個我們既看不到也嗅不著的地方去處置?我們不也活得像個地球的過客?我們的行為和環境意識,沒有比他們更高尚更正確,最多只是沒比他們差而已。

必須承認,自然環境的破壞對一般大眾來說並不會即時損及個人生計、性命和財產。若非迫在眉睫,垃圾都多得擠到家門口了,才會有足夠的脅迫力作出改變。我並不質疑環境教育的必要性,但憑個人觀察,環保觀念已很難透過活動主動灌輸給受眾,改變積習難返的行為。

環保意識的培育,很視乎一個人自我檢視的能力。不論是活動的旁觀者還是參加者,不論是在活動進行當下乃至在後續的生活裡,都同樣需要自省,而且是持續的、深刻的自省。再者,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參照對象,擇善而從,才能將意識轉化為具體行動。

畢竟都市生活過於繁忙,日常有太多大小事情需要兼顧和處理。整個大環境都在迫使我們去追求甚麼,渾忘了生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因而忽略了生活的細節。但凡美好生活,都是從日常細節開始的。注重生活的細節,才能釀成良好的習慣。

或許向公眾推廣環保之時,理應抱持積極態度,說一些充滿正能量的話,減少「放負」,但對於自然環境的未來,我卻未敢樂觀。在可見的將來,難以預期有甚麼實質的改變。就像才剛清理完的沙灘,隔天又會給湧上來的垃圾填滿。

然而,結果絕非用來衡量是非的唯一理由。我們在生活中實踐減廢,是因為自己做得仍未夠好,能少一件是一件;繼續去當清理義工,是因為能撿一件是一件;依然去參與推廣和教育,是因為仍有很多願意作自我反省的人,而且,還有很多為此而付出努力的同行者,一直在身邊。

到了最後,至少可以對自己說,我們不是過客,我們視這裡為家,並為此努力過。我們,配得上這個美麗的地球。

[ 本文刊於《香港01》周報第206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