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出沒注意

2019/03/26

A A A

過去有幾回踫過野豬,都是在陰暗的密林環境下。野豬很怕人,當牠們覺察到你的存在,最多只會發出幾下濃重低吼。莫說牠們從沒襲擊人的意圖,在你還未看清楚牠們的身影前,牠們便已逃得無影無蹤。

近年野豬經常在大白天出沒。相比以前,牠們對人的戒心大減,不再與人保持距離,更主動親近行人討食物,甚至像寵物般任人撫摸。成年的野豬體型大,雄豬更長著一雙獠牙,部分市民開始擔心牠們會對公眾構成危險。此外野豬們也習慣了在村落聚集討吃,翻開垃圾桶找食物,久而久之,對附近居民造成一定滋擾,也產生環境衛生等問題,引發一輪「人豬矛盾」。

就此政客紛紛獻策,提議引入野豬天敵、將牠們流放至無人島等「妙計」。也有人建議重組野豬狩獵隊獵殺野豬,或進行人道毀滅以控制其數量。去年初,漁護署開始為期兩年的野豬避孕及搬遷先導計劃,但計劃屬試驗性質,成效仍有待評估。各種建議和計劃因關乎到生態、動物的生存權,甚至生育權,故一直惹來不少爭議。

然而,這些方法都只是應付「病徵」,以減少野豬數量為目的,卻沒有處理問題根源。我們經常建議政府應該做這應該做那,但我們作為市民,卻從來都沒做好本份,餵飼野生動物的情況屢見不鮮。有一回在菠蘿輋我便目睹村民以水果餵飼野豬,也有市民攜同大量食物特地前來郊區餵飼,類似情況還出現在猴子及野鴿身上。現時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雖訂明禁止遊人餵飼野生動物,但由於立法時只針對餵飼猴子問題,禁餵範圍僅限於大埔滘、九龍水塘一帶、金山、獅子山和城門郊野公園等地,放諸今日顯然不合時宜。

部分市民對於餵飼野生動物的行為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野豬無人餵飼便會給餓死,停止餵食無疑是趕盡殺絕,並指餵飼牠們是盡一份「責任」。他們常有一種錯覺,誤以為野生動物「落區」的唯一原因是欠缺食物。人類活動的擴展,會增加動物與人類的接觸的機會,動物也更容易接觸到非自然的食物源。但要知道,野外絕大部分的動物從來都沒人餵食。野生動物不同於寵物或圈養的動物,牠們懂得在野外覓食、求生和繁衍。有限的食物供應和互相競爭能有效地控制牠們的數量,維持生態平衡。反倒是餵食者提供了額外且穩定的食物來源,加上野豬繁殖能力高,又沒有天敵,才會令牠們的數量反常地快速增加。聰明的野豬嘗過甜頭後,自然是捨難取易,長期流連在市區尋找容易到口的食物,若市民不斷地餵食,只會產生更多環境及生態問題,造成惡性循環。

我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愛護動物,即是餵飼者也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大家都希望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與牠們和平共處。但若不正視根源對症下藥,停止餵飼野生動物,妙計縱然再多,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本文刊於香港01週報第154期《山臨城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