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鐘花

無聲的鈴兒|吊鐘花


A A A

「在熱鬧的近春出走寧靜的山野,在朦朧的春霧尋找婉約的紅鈴。無聲的鈴兒。吊鐘花」

她的身世

吊鐘是本地的原生植物,是杜鵑花科吊鐘屬的多年生落葉灌木[1],可長至三米高[2]。她的嫩葉呈粉紅色,老葉會轉為紅色;花蕾在頂端的大苞片內長出,呈心形;其花朵特別惹人喜愛,花冠一般呈朱紅或淡粉紅色,也有些近乎白色;約五至八朵一組聚生於頂,每顆如指頭般大,呈鐘狀,花瓣為五裂片[2],外緣微微外捲。

吊鐘的不同部位各具美態:葉子鮮艷亮麗;花蕾含蓄婉約;花朵嬌美玲瓏。有時在春霧之間,花瓣透光半掩,內壁水珠欲滴,更顯其晶瑩剔透。故吊鐘是一種極為可觀可賞的本土野生植物。

她的故事

吊鐘花一般在農曆新年前後約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時盛開,故英語名稱為Chinese New Year Flower;亦因此在新年常被用作年花擺設。此一習俗可追溯至清代:當時廣州居民常以吊鐘作年花,除了因為其觀賞價值外,也因其由多顆花朵組成的傘形花序生於植株頂端,取其「狀元高中,多子多孫」之意[3]

在19世紀末,本地亦流行以吊鐘作年花。當時在市場販賣的吊鐘多是由廣東輸入。由於吊鐘在香港野外很常見,故新年時本地人會將整株或含花蕾的支幹砍下,將其放在水中等待開花或運往市場售賣。據知一束吊鐘售價40至80元不等 [4] [5]

由於吊鐘被砍伐的情況日益嚴重,港英政府遂於1913年立例禁止管有及販賣吊鐘。此規定其後在1937年納入《林務規例》,以遏止非法採摘野生吊鐘。隨著有關的法例生效,以及廣東的土地業權及市場出現轉變,吊鐘的供應量有所下降[3]。1960年代,社會經濟轉型,很多人都以追求財富為目標。新一代逐漸接受以桃花作為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自此市民對吊鐘的需求下降,而野外的吊鐘亦得以保存[3]

吊鐘花

她的蹤跡

吊鐘愛生長於開揚的山坡灌叢中。史藉《新安縣志》指以往杯渡山(即今青山)有極多吊鐘[6];亦有指其常見於大潭與大嶼山[3];現時吊鐘在野外廣泛分布,西貢大枕蓋、鹿湖;香港島紫羅蘭山、大潭;大埔八仙嶺;大嶼山石獅山;新界西大欖等地都可發現其蹤影。

大枕蓋

在大枕蓋頂峰以東的山坡上,生長著植株頗大的吊鐘,在開花時節,東一撮西一撮地盛開,絢爛奪目;由此下降往鹿湖郊遊徑的山徑,也有一些零散的吊鐘。

開花情況:

相關路線:大枕蓋

鹿湖

由西灣亭起,在鹿湖郊遊徑一直至牌額山南面的路徑兩旁,以及附近的山坡,都可發現吊鐘的蹤跡

開花情況:

相關路線: 大枕蓋

紫羅蘭山

由黃泥涌水塘公園循大潭郊遊徑上攀,路旁不時出現吊鐘花。由紫羅蘭山山巔走過山坳後,更可從高處下瞰北坡的吊鐘花叢。

開花情況:

相關路線:紫羅蘭山

青龍頭

由清快塘往深井方向前進,再循徑右轉往青龍頭方向行走,其間不時會發現零星的吊鐘花。

開花情況:

後記

每年的春節前後,總會有一兩個禮拜天到郊外觀賞吊鐘花。有時候花開滿山,有時候花落凋零,但隨緣遇上燦爛盛放的吊鐘花,總更教人愉快喜悅。

這些年雖然沒有遇見吊鐘被砍伐的情況,但發覺吊鐘花叢附近好像被開闢了新的小徑,似是遊人為了近距離賞花或拍攝所致;也見行山人士撿拾掉落地上的花朵,並放進膠袋中帶走。我們在郊野的大小行為,以及一些看來沒甚麼大不了的舉動,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生境。換個角度,將自己比作動植物,便會更懂得如何愛護郊野環境了。


參考資料:

  1. 樹木谷:吊鐘。樹木谷。2014
  2. 中國植物誌:吊鐘花。中國植物誌。2004
  3. K.C.Iu: The Decline of Tiu Chung as a Chinese New Year Flower,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Vol. 25), 1985
  4. A.H. Crook: Autumn and Spring Coloration i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Vol. 1), 1930
  5. 葉靈鳳:《靈魂的歸來》。花城出版社。1999
  6. 劉智鵬。劉蜀永:《《新安縣志》香港史料選》‧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