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山溯澗、穿林岸綑之時,你可知道身處的地方屬於哪種生境?你又可有想過,每一處都是物種的棲息、覓食和繁衍之地?
登高放目,儘管眼前盡是一片綠,但我們仍可發現高矮不一、形態各異的植物群落。草地、灌木林和樹林為山坡常見的植被。在自然演替的過程中,草地會逐漸發展為灌木林,然後再被樹林所取代。
草地是以禾草類植物為主。本港常見的有芒萁、刺芒野古草和四脈金茅等植物。禾草類植物的特性是能夠抵受反覆燃燒,在山火後亦能迅速生長。故此山火頻繁的地方大多由草地覆蓋。新界西北部的雞公嶺便是一個典型例子。
由於山火經常發生,香港的草地和灌木林常會交替出現。若不受人為干擾,草地在經過十年左右便會演變為灌木林。本地常見的群落包括崗棯、石斑木(車輪梅)、豺皮樟、崗松,以及冬青屬和野牡丹屬等植物。成熟的灌木林較耐火,生物種類亦比草地為多。
在演替的後期階段,灌木林會逐漸被樹林淘汰。現時香港的天然林地主要是由二戰後再生的次生林。香港大部分的原有樹林因砍伐或山火已消失殆盡。然而從某些古舊村落的風水林中,我們也可窺見原生林的面貌。昔時的村民因篤信風水命理,又深明林木抵禦強風和減少水土流失等實際益處,故不少都會將村後的樹林保留下來的。而村民也會在附近種植具經濟價值的樹種,例如龍眼、荔枝和蒲桃等果樹。
香港也有部分樹林是由人工種植。早年的人工林多採用外來樹,比如台灣相思、紅膠木、白千層和桉屬等樹種。雖然這些樹種具快速生長或耐火等優點,但由於人工林的樹冠層和整體結構較單一,其生物多樣性比天然的次生林為低。
在樹林和谷壑之間,有大大小小的溪流蜿蜒縱橫。雨水依循地勢由高地向低處流動,匯集成河溪。河溪可概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和河口四個區域。不同河段的水量、流速、水溫,以至河床的組成物質和陽光的照射度等皆有差異,造就了不同的環境給各種水生動植物棲息聚集,亦為其他陸上生物提供食物和水源。此外,河溪亦是生物移動和養分輸送的重要途徑。
海陸接壤處有截然不同的生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海岸受海浪沖刷的程度不一。在沖刷程度較低的海岸地帶,泥沙等沉積物較易積聚,形成各種天然軟灘如沙灘和泥灘等生境。在軟灘生活的動物可依據其生活習性分為表層居住動物(例如灘棲螺)、穴居動物(例如加夫蛤和邱米管體星蟲)和間歇穴居動物(例如能挖洞的短指和尚蟹和麗彩招潮蟹)。
岩岸的生存環境非常嚴苛。生物除了要面對潮汐變化,還要承受海浪不斷的拍打沖擊,更不時曝露在烈日之下。由於岩岸上不同位置被海水淹浸的時間不同,其溫度、鹽度和濕度等也有差異。在不同的岸帶(高岸帶、中岸帶和低岸帶),我們會發現不同種類的生物,而牠們都擁有獨特的身體結構以適應環境。
香港的自然生境又何止以上述數種。紅樹林、沼澤、珊瑚群落,甚至是市區的藍綠地帶亦提供了不同生境給動植物棲息。大家可以在HKBIH的「生境 」內找到更多其他本地生境的資訊。
想了解更多本地生物多樣性資訊,可瀏覽HKBIH。
[以上內容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資助撰寫及授權刊出圖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