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位於大嶼山北岸中央,北臨東涌灣,南枕薄刀屻與石獅山。由於東涌位處河口,故名「涌」。明朝《粵大記》(1577-1595年)的海防圖曾將東涌標記為「東西涌」;《廣東海防匯覽》(1836年)則分別將之標示作「東涌口」和「西涌口」。1990年代,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開始興建,東涌亦隨之發展,成為今日的東涌新市鎮。
馬灣涌村位於東涌逸東邨以北的東涌灣畔,曾是東涌舊墟。據說在唐代已開始有人聚居,後來發展成小漁村,該村現時仍保留不少棚屋。馬灣涌附近有不少名勝古蹟,包括侯王宮和東涌小炮台。
東涌侯王宮(侯王廟)座落於沙咀頭,是大嶼山兩座現存供奉宋末侯王楊亮節的廟宇之一。廟內懸掛著一口古鐘,鐘上刻鑄「清乾隆三十年」等字,一般相信該廟建於1765年。東涌侯王宮分別於1870、1910、1962及1993年重修,最近的三次重修均有碑刻記載。該廟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東涌小炮台位於馬灣涌舊東涌碼頭以東的山坡上。據《廣東通志》記載,東涌南面的石獅山山麓曾建有兩座炮台。清嘉慶年間,海寇活動猖獗,英人威脅日增。當時大澳雖設守軍,惟兵員緊缺,而分流炮台(舊稱「雞翼砲台」)亦離大澳甚遠。考慮到大嶼山僅東涌口及大澳可供船隻停泊,兩廣總督於1817年(嘉慶22年)下令於石獅山山麓建造兩座小炮台,以加強海防能力。
該通志記述:「大嶼山東涌口石獅腳砲台,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總督臣將攸銛、阮元先後題准部咨建築。」又「嘉慶二十年,總督蔣攸銛、阮元先後題准部咨,委後補知府彭昭麟,會同新安縣于東涌口建汛房八間,又于東涌口石獅山腳,建炮臺二座,兵房七間,火藥局一間⋯⋯」當時的石獅山炮台由一名軍官(把總)及三十名士兵駐守。
炮台於1980年被發現,當時僅餘殘缺圍牆。據當地居民所述,昔年馬灣涌橋曾經塌毀,地塘仔的僧人曾於炮台的圍牆取石修橋。炮台牆垣以花崗岩建造,牆角有一平台可放置大炮,故相信為前述兩座小炮台之一。炮台其後進行復修,為免與東涌炮台混淆,故稱「東涌小炮台」,並於1983年列為法定古蹟。
東涌炮台位於東涌上嶺皮村和下嶺皮村之間,在清代曾稱作「東涌所城」,又名「東涌寨城」,是大鵬協右營的水師總部(按:左營位於大鵬所城,即今深圳大鵬)。炮台長約80米、闊約70米,圍牆高約3米,由大型的花崗岩條建造。其東、西和北面設三度拱門,門上石額分別提上「接秀」、「聯庚」和「拱辰」字樣。北門(正門)的石額左右兩側均刻有小字(按:岩石受嚴重風化,現時字跡已無法辨認),及後字跡被拓出,內容如下:
石額左側:
督造守備何駿龍石額右側:
道光十二年歲次壬辰 兩廣總督部李鴻賓 巡撫廣東部院朱桂楨 水師提督軍門李增階 奏准籌款建造
由該數行小字推斷,炮台應建於1832年(道光十二年)。
現時炮台北面的主牆上仍擺放著六門古炮,左垣兩門,右垣兩門。古炮炮身均刻有鑄文。當中兩門大炮因受風雨侵蝕,字跡無從辨認。另外兩門則有相同鑄文:
重二千斤,欽命清將軍弈,參議大臣齊,太子少保總督都堂祈,兵部侍郎廣東巡撫部院梁,代理佛山同知劉,海豐縣承即補縣昌監造。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吉日,砲匠李陳霍造。
餘下兩門的鑄文分別如下:
嘉慶十四年八月吉日鑄造,靖字第八十號,一千斤砲一位,匠頭萬盛爐鑄造。
嘉慶十年五月造,重一千二百斤。
學者推斷該六門古炮並非為此炮台而鑄造,而是從外地搬移至此,原因綜合有三。一者是兩門古炮鑄造年份早於炮台的建造時期。二者若寨城為扼守海上要道而建,理應設於海濱;而炮台位置離岸一千多米,已超逾當時火炮射程。三者,據英政府文件顯示,新界南約理民府曾於1917年拍賣57門取自東涌一帶的古炮,而在1918年的行政報告書中,亦記錄了的售賣古炮的相關收入,並將6門古炮設置於「舊衙門」的圍牆上,即當時的東涌警署。
1898年,在清政府將新界租借予英國後,東涌炮台曾用作警署,其後亦先後用作華英中學校舍、東涌鄉事委員會及東涌公立學校校址。在日佔時期,炮台更一度被日軍佔據。1979年,東涌炮台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在1988年為炮台進行全面復修以恢復舊貌,並設立展覽館。
東涌北面為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赤鱲角原為境內第三大島嶼,曾作「赤鱲洲」、「赤瀝角」及「赤剌角島」。「赤鱲角」一名來源有二,一說是其島形如鱲魚,另一說是此島荒涼多石,光禿有如人體赤露上身,「打大赤肋」,故有「赤鱲」(赤肋)一名。據考古資料顯示,新石器時代中期已有先民在該島活動,島上的虎地灣、深灣、過路灣、長沙移欄和大坪埔亦曾有人聚居。當時居民主要以耕作及採石為生。島上採石場所開採的花崗岩,曾外銷至廣州,亦有說東涌炮台的花崗岩也可能取材自赤鱲角。此外,島上亦建有赤立角公立學校外及天后廟。該天后廟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整座廟宇包括屋頂內層、立柱、門牆和地板等皆以花崗岩建造。
赤鱲角曾出土大量文物,包括在深灣村發現的20多座唐代灰窰遺跡,以及蝦螺灣的13座元代的鑄爐遺跡。1960年代初,考古人員亦在虎地灣發現灰窰,經推斷後相信其建於唐代(618 - 907年)。該灰窰為一座殼灰窰,利用高溫燃燒蠔殼及貝殼成製成灰,用作建築、修補船殼及使容器防漏等用途。
1990年代,赤鱲角因興建新機場被移平,部分居民被遷徙至東涌黃龍坑的赤鱲角新村;整座石廟連同廟前六條遺留下來的石柱亦同時被搬遷至上址;而虎地灣的灰窰遺跡則在1991年搬移至東涌小炮台側。
東涌市 | 灰窰 | 東涌小炮台 | 馬灣涌 | 侯王宮 | 東涌炮台 | 石廟 | 東涌市 | |||||||
| | 15 min | | | 30 min | | | 10 min | | | 20 min | | | 20 min | | |
由東涌市起步,先走達東路,再橫過順東路。踏水泥梯級上走小山崗。經過涼亭後再下降至東涌道北。由此右轉,先後探遊灰窰和東涌小炮台。再沿路下降至東涌舊碼頭,跨寶安橋至馬灣涌村。沿逸東邨西面的行人徑行走,接田間小路,再經河口轉踏水泥小徑往侯王宮。
及後沿路折返,再踏行人天橋橫過裕東路,走至東涌炮台。沿城牆繞行炮台一圈後,沿順東路東行,右轉經黃龍坑道至赤鱲角新村的石廟。折返至路口後,先後經松仁路、裕東路及順東路走回東涌市中心。
起點 | ||
城巴。龍運 | 各區 - 機場 (東涌市下車) |
- |
港鐵 | 各區 - 東涌 (東涌站下車) |
- |
終點 | 同上 |
行程鄰近市區,可隨時往逸東邨或裕東路乘車或步行至東涌市中心。
東涌炮台圍牆甚高,行走時需小心安全。
遊走東涌市區,探遊炮台、古窰和石廟,追根尋源,是一趟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蹟之旅。
撰寫這一類和歷史相關的文章,需要莫大的決心。一來資料繁多,整理需時;二來探查歷史,追本尋源,往往一發不可收拾。
此行程以古蹟為主,走來相當有趣味。東涌小炮台只餘殘垣,據說曾有僧人在此取石修補塌毀的馬灣涌橋。現時馬灣涌寶安橋旁尚見一道殘缺石橋,未知是否相關。
小炮台側的唐代灰窰已被欄網保護。對於古蹟被圍封,向來不以為然(可參閱《風火山林月刊》第34期專欄〈封不掉的執念〉)。隔著欄網,莫說拍照留念,就連觀賞的興味也大減。無奈之下,只好從圍網底下覓一缺口拍攝作記錄。
侯王宮內的古鐘鑄滿文字,但部分刻字靠近牆壁,難以細看,負責看守的大姐也趕住收工,只能匆匆一遊。
東涌炮台最令我驚喜。它的完整結構固然是復修後的成果,但以此想像寨城原有規模和面貌,仍感宏偉壯觀。最可喜的是能夠在圍牆上漫步一圈,撫看古炮鑄文。從城牆垣上眺望高樓,新舊對撞,別有一番味道。可惜展館因疫情而暫時關閉,無緣入內參觀。
赤鱲角新村的石廟無疑是一件文化藝術品。一樑一柱一門一鉸皆就地取材,以岩石打造,可謂匠心與工藝的極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