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很喜歡購物,雖說不上是個物欲狂,但有時準會放肆一下買這買那。近年的消費意欲大減,甚至對購物提不起勁。嗯,你定以為一切源於環保惜物?不不不。實情是日常所需的行山用品都已齊備,用不著也穿不了那麼多。也意識到潮流這東西其實是個輪迴的怪圈。既然趕不上時尚,就讓它轉世降臨在身上好了。當然了,更大的可能是因為口袋不夠深,自我節制之下,也不致過於花費。不過數算了一下,現役的行山鞋仍然有八雙之多。
早年的行山次數非常頻密。每逢周末例必行山兩天,要是連假更是拼命的行,連走數天也是常事。行山鞋日復日地被勞役,一般命不長久,幾成一種消耗品。說它短命,只不過是鞋底的菱角給消磨殆盡,變得毫無脾氣,探險拓荒的精神已所餘無幾。要修補替換個鞋底吧,費用又迫近新鞋的一半價錢。權衡之下,終究還是會選擇後者。
印象中第一對行山鞋價值400多元。平凡的灰藍配色,外型樸實又帶點土氣。然而鞋子設計輕巧,外底軟硬適中,真的舒適好穿。後來帶了它去紅石門,自不量力卻學人家綑邊。從天亮走到天黑,結果迷路又穿林。好端端的鞋子浸過鹹水又泡過淡水,心痛死了。因為嚐過這雙鞋的好處,後來又添購了一雙。不幸地,這品牌沒多久便被一家體育用品企業收購了,在推出了幾款聯名的行山鞋後幾乎在港絕跡。後來我在日本的outlet遇見這品牌的死剩種。縱無實際需要,款色又不對口味,但理性消費的意志卻被它三分一的賤價徹底擊潰。沒想到這雙鞋子到目前依然健在。偶爾拿出來穿,回味一下舊時風光。
2000年代的行山鞋款色外型大多沉實低調。色調配搭只求「襟污糟」,總是徘徊在啡色或暗啞色之間,在在散發著一股頹喪的老氣。也難怪呀,那個年代行山根本是個老派玩意。後來我發現有一個行山鞋品牌特別出眾。潮流的外型、悅目的配色叫人耳目一新,洗脫行山鞋過去給人的刻板印象。而它的快扣鞋帶設計更是令人讚歎不已。因為,太~方~便~了!只要手指輕按鞋扣,一手拉起鞋帶調節鬆緊,再塞進鞋舌的小網袋就完事。因為它的款式太出眾,很快便入手了一雙紅灰搭配的鞋子,讓我愛不釋手。
習慣使用這種快扣之後,再回看那些傳統鞋帶就難免帶著一種鄙夷的態度。不過比打結更糟糕的,卻是鞋帶的長度:鞋帶一雙長又長,小號看來更加長!明明不是高筒鞋,那些鞋帶就是像兩條水蛇般長得可以打幾個結,偌大蝴蝶結「吊吊fing」的看著惹人生氣,長相就是一個字:醜!絕對有理由懷疑這是為了控制成本。哪理你大碼小號,都配上庫存的同長度鞋帶,慳上一筆。
另一個討厭鞋帶的原因是我特別愛走荒徑小路。小徑兩旁的植被既茂密又難纏,即便緊緊的打了兩個鞋結依然會被亂枝倒鉤輕鬆拆解,相當惱人。現在我乾脆把鞋帶先打結,然後將它塞在鞋墊之下,把這個煩惱踩在腳底,眼不見為乾淨。
不過哪,這個品牌是出了名的滑不溜「底」。濕滑石面是它的天敵,一提起幾乎成為恥笑的對象。我不怕它底滑,只嫌它底硬。走著走著,腳掌便漸漸感到壓力。穿著它走路,只能慢,不能快,欲跑不能。即使偶爾想加快腳步或短跑一段,但是硬實的鞋底卻總是直接把奔跑的興致摧毀掉。最要命的是香港山路的沙化情況愈發嚴重,地面硬崩崩的,加上水泥路又多又長,長程遠走更是累人。多年前見過跑友穿著厚底跑鞋,鞋底比自己的足有三倍之多。動一動腳板,登時自慚「底薄」。多年以後,我「終於」不小心敗了一對中底很厚的跑山鞋。不要說平時行山,連逛街都拿來穿了。唉,人總是受軟不受硬,好像已回不去了。
有一雙行山鞋我穿了八年之久,直是飽歷風霜。強悍硬朗的鞋底都給歲月撫平,三分一的外底更企圖離家出走。雖然一臉滄桑,可我一直捨不得把它丟掉,總覺得太過浪費。我用強力膠前前後後的把它黏好,在淨灘時拿來使用。既能提供足夠保護,又不怕弄髒刮損。
防水的鞋子我也買過。阻水物料最著名的固然是「哥踢屎」。即便是款式相同,防水鞋起碼多賣二百元。我總覺得防水款的配色特別好看。在香港,若是下雨就不去行山,就算途中撤退也甚方便。在外地登山,特別是在天氣變化不定的高山地區,冒雨登山幾乎無可避免。防水鞋攸關腳板乾濕,是舒爽與痛苦之別,屬頭等大事,不得不備。
我有兩對防水鞋子都是高筒的。其中一雙(又)是從日本的outlet購入的,折後$1,400上下,當時覺得十分昂貴。有一回穿著這雙真皮鞋在外地行山,才知道甚麼叫質素。它不單防水力強、抓地力足,連走數天雙足依然舒爽,沒感到繃緊不適,始覺物有所值。
雖然高筒鞋較能保護足踝關節,但外型不免笨笨重重的不夠輕巧。在本地的山野小徑、陡急險狹的地形上使用尤欠靈活。再加上透氣度低,在潮濕的天氣也會稍嫌焗促,大汗的人就更加尷尬。再者,在香港不論在甚麼戶外「場合」穿著高筒鞋都似乎過於隆重,所以只能在秋冬季偶爾跟它們外出散散步。
大抵我是窮久了,總覺得近年行山鞋的價格漲幅驚人。一方面固然歸因於技術發展和生產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只怕也是拜行山風潮所賜。
老實說我愈來愈不傾向買太高價的行山鞋了。再高階再強悍的鞋子,也經不起每週兩三趟的折磨。鞋面未爛底先死。
或者有些款色有些物料更耐磨抗蝕也說不定,但最耐不住考驗的是錢包。再說行山鞋的市價大起大落,既可高開二千,也能低賣半價。剎那的落差,就很讓人很懷疑鞋子本身的價值了。也許沒想像的那麼高檔?想著想著有點不爽(明明沒買),還是乾脆轉投便宜貨好了。
有一次我買了一雙極為廉價的行山鞋(聲稱是「行山鞋」而已)。它的外觀不過不失,面料質地欠佳但尚可接受。可一穿它去行山就即刻露餡。那個外底簡直是弱質纖纖,是薄得連踩在微尖的石塊都會感到不適那一種,非常不濟。自此我就特別注視它的大小瑕疵,恨不得除之而反快。完完全全是貪便宜之過。
後來想想也別把要求降太低了,否則只是自討苦吃。於是便把焦點轉移至一些中低階貨色,要是過時款式更佳。有次我發現有一雙跑鞋在小店做特賣,盛惠$299。老實說這一雙充其量只是鞋底坑紋深一點的普通跑山鞋而已,但這個價位又能苛求甚麼呢?它的鞋底比以前穿開的柔軟,感覺蠻舒服的。但我平時少穿跑山鞋,踩踏時相對上欠缺穩定性;而且鞋口的包覆度不足,也加大了足踝關節的受傷風險。不過知其優劣,就能避重就輕。初時的不習慣,未幾便完全適應。那這次撿便宜貨有後悔嗎?有啦!我很後悔的是當時沒多買一雙。
把行山鞋輪換著穿,會感覺每一雙都更長命更耐用。然而同時擁有太多也屬不智。鞋子一旦放得太久沒在用,那些合成物料就很容易乾硬脆化,鞋底更隨時整個分離掉,未上陣便率先陣亡。那叫死得糊里糊塗,是最悲哀的結局。有次攜了一雙牢固但久疏戰陣的鞋子去冰島,打算讓它盡情發揮。那知它一上場便一命嗚呼,客死異鄉。故此閒時也得穿穿讓它們舒筋活絡,免得它老化脆化。疫情下幾年沒到外地行山,我又擔心起被困在鞋盒裡的高筒鞋了。
嗯嗯是了, 還有一雙。是我哥買了不合穿(原因不明),鞋子剛好又是我的尺碼,他就送我。
其實我買鞋子並不全然基於理性考慮。曾經試過某大品牌的行山鞋,怎知穿沒多久就開始出現破損,予人一種造工粗糙的印象。其實這品牌的產品現今的口碑很是不錯,但有時候僅僅一次的不良體驗就足以毁掉一個品牌在心目中的形象了。又有一回,我純粹是被鞋子的型格設計吸引而乖乖課金。那雙鞋的外型非常討好,極富時尚感,質料看來上乘可靠,而它紮實的造形也比一般高筒鞋輕巧。可是它的舒適度只是中規中矩,以這個檔次來說只算尚可接受。
近數年忽然有個品牌佔據連鎖運動用品店的陳列架,未知是不惜重金爭取「上架」待遇還是真的大賣。鞋款的配色大多鮮艷奪目,叫人微微感到暈弦。後來當我發現街上的叔叔嬸嬸都愛穿時候,就產生莫名奇妙的抗拒,自此敬而遠之。雖然,這品牌的鞋子我從沒穿過。
洋洋灑灑幾千字,到底你有沒實際的買鞋好建議呢?唉~我又不是做實驗寫論文,哪有時間研究鞋子內、中、外底的分別,以及比較物料的防水、回彈、護足和抓地能力,判斷它們是否物有所值?哪個品牌「好」,哪個型號「壞」,誰又夠資格定斷?消委會嗎?
事實上便宜貨未必品質差劣,貴價品也不一定表現出色;外型固是作不得準,誰跟誰的推薦更加不能盡信。好穿和不好穿是主觀感覺,既因人而異,也因地而異。走一條路,遇上的路面狀況又何止一種?只怕世上沒有一雙鞋子能適合林林總總的地勢和路況。鞋子好不好穿是一回事;鞋子本身是否適用於某些路面又是另一回事;個人的能力和技巧是否足以應付困難又是另一回事,我覺得三者沒必然關係。
人體最大特點就是適應能力,也是最強大的地方。如果鞋子抓地力弱,面對濕滑路面就當選取足以借力的踏足面,紮穩馬步,保持身體平衡;要是鞋底較堅實就放慢步速,以輕盈步伐減省腳力;若是穿著富彈性的厚底鞋,在踩點狹小的情況下便須注意著力時的重心,甚或另覓踏足點以免弄傷足踝;要是鞋底已給磨蝕得七七八八,摩擦力不足,那就穩足踏步,甚或以手相輔。
與其渴求一雙功能全面的行山鞋,不如善加利用自己所擁有的鞋子。鞋子用來走路,但走路的是你。事先了解路況,熟知鞋子的不足和限制,發揮它的長處;好好利用自身的適應力和技巧,自能增強應對各種環境的能力了。一雙被愛惜和善用的鞋子,能帶你走很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