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公嶺

離島
OUTLYING ISLANDS
KAI KUNG LENG
吉澳雞公嶺行山路線

A A A

吉澳位於大鵬灣以西,鄰近沙頭角邊境,是香港最北的海島,其東南面為娥眉洲與往灣洲。由於地處浪急風高的大鵬灣,其灣可作漁船的天然避風港,故名「吉澳」,取其吉祥之意。另海島呈屈曲狀,故其英語名稱也喚作Crooked Island(意即「曲島」)。島上的最高點是位於島東高122米的雞公嶺,次之為黃幌山、涌灣頂、高棚頂、高地頂及王角頂等地。

吉澳原為漁港,盛產響螺。島上原有十條村落,分別為上圍橫頭村、西澳頂、西澳、中心澳、米房下、新圍仔、東澳、赤角頭、澳貝塘及高灘。島上的漁民和客家人信奉天后,於西澳建天后廟。此廟於1880 年(光緒六年)前建成,廟內仍保存著一個刻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銅鐘。

在50年代,吉澳曾有居民4,000餘人。現時吉澳村民多已移居海外,但居民仍會在天后誕、元宵節和安龍清醮時回鄉慶祝節日。

吉澳的大部分地區已被列為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屬印洲塘景區,島上設吉澳地質教育中心,以及一段約800米長的吉澳自然步道,讓遊人登上高棚頂賞覽譽為「印塘六寶」的印洲塘眾島嶼。

路線

吉澳碼頭 雞公嶺 高棚頂 吉澳碼頭 高地頂 吉澳碼頭





1 hr 15 min 40 min 30 min 10 min 5 min

需時3 hr
長度6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由碼頭右走吉澳大街至劉觀南紀念運動場後,在右方的水泥石級上走至涼亭(右方水泥徑可通往高棚頂)。由此轉接山徑東行,經過茂密的谷地後,道分二途。在分支左轉上走(右邊應為一山腹徑,路況不詳),攀升至雞公嶺。及後沿來時路返回涼亭再左轉水泥徑登上高棚頂。沿徑下走至山腳,在分岔路先左轉往海邊沙灘,再折返分岔路西行至西澳,經吉澳大街走回碼頭。最後在東澳循水泥徑上攀至高地頂,再原路折返至碼頭。

映照白雲
映照白雲
八仙嶺
八仙嶺
馬鞍山
馬鞍山
黃竹角咀
黃竹角咀
岬角一景
岬角一景
黃幌山
黃幌山
印洲
印洲
鴨洲
鴨洲
老樹
老樹
蒲魚排
蒲魚排
高地頂
高地頂
東澳灣
東澳灣
後方是吊燈籠一帶
後方是吊燈籠一帶
碧綠的水色
碧綠的水色
兩灣
兩灣
快到雞公嶺
快到雞公嶺
對面是王角頂
對面是王角頂
涌灣頂
涌灣頂
美啊
美啊
黃泥洲
黃泥洲
水退了
水退了
東澳灣
東澳灣
高棚頂下望
高棚頂下望
全景
高棚頂下望
回看雞公嶺
回看雞公嶺
下走至灣畔
下走至灣畔
陽光猛烈
陽光猛烈
洋洲
洋洲
西澳老屋
西澳老屋
盤根
盤根
從高地頂遠望鴨洲
從高地頂遠望鴨洲
東澳灣
東澳灣

交通
起點
街渡
(星期六、日及假日)
馬料水 - 吉澳 - 鴨洲
(吉澳下船)
1 hr 45 min
街渡
(僅限獲發沙頭角邊境禁區通行證的人士)
沙頭角 - 吉澳
(吉澳下船)
-
終點
同上

補給吉澳碼頭士多
退出
注意
總結

不論從雞公嶺還是從高棚頂,都可下瞰碧綠迷人的澳背塘內灣。船程漫漫,正好趁此漫賞東北一帶大小島嶼。

後感

吉澳雞公嶺可說是2021年最令我回味的行程。

單是來回船程已超過三小時,非大好晴天不去。出發時全船滿座。街渡繞過大赤門和黃竹角咀後,駛進印洲塘,印洲、筆架、白沙頭咀等進入眼簾。

登島後稍稍整理裝備便出發。由水泥小徑轉接茂密山徑,再從林中穿出開始上攀。熾熱的陽光咬得皮膚隱隱灼痛,汗水涔涔而下,直是「熱烈地流汗熱烈地喘」。登上雞公嶺放目遠眺,始覺不枉此行。兩臂環護的澳背塘像個平靜的湖泊,在烈陽下一水凝碧,水色之美難以筆墨形容。從雞公嶺回走高棚頂,依然是澳背塘內灣最吸引目光。吉澳處處是景,海岸、岬角、島嶼、老屋⋯⋯目不暇給,整趟旅程我都不曾放下過相機。

回程的街渡一樣載滿旅客。幾位大姐幾乎全程都在喋喋不休地埋怨小朋友進出冷氣艙,言語間似在斥責家長們沒好好管教子女。可全船客滿,她們卻以背包霸佔著座位,這等行止還好意思說別人呢。

至今我仍然記得吉澳的美麗風光、士多老闆娘的善,還有這幾副惹人厭的臉色。

參考
  1. 蘇萬興:〈吉澳〉。《坐言集》。2017
  2. 游運明:《大鵬明珠吉澳:滄海遺珠300年》。吉澳村公所值理會/旅歐吉澳同鄉會/旅歐吉澳漁農會。2001
  3. 漁農自然護理署:〈吉澳自然步道暨吉澳地質教育中心〉宣傳單。漁農自然護理署。2014
地圖
日期2021/08/21
更新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