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記

鱟記


A A A

或者你對牠們不太熟識,但總會見過這種外型奇特的生物。牠們擁有堅硬的甲殼和一條尖長的尾巴,腹部也有六對形如蟹腳的節肢。

牠們名叫鱟(粵音「后」),又稱馬蹄蟹。這種外型像馬蹄的生物,非馬也非蟹,是蜘蛛和蝎子的親屬。與牠們四億七千萬年前的祖先比較,馬蹄蟹的形態至今變化不大,故又有「活化石」之稱。現存的馬蹄蟹共有四個品種,其中兩種可在香港找到,分別是三棘鱟(中華鱟)和圓尾鱟。

馬蹄蟹的身體主要由頭胸、腹部和尾劍組成,在爬行時會在泥灘上遺下三條痕跡
中華鱟(上圖)尾劍的橫切面呈三角形,圓尾鱟則呈橢圓形(下圖)
圓尾鱟體內含河豚毒素,食後可致命(圖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
這隻幼年馬蹄蟹只有母指般大。牠們在成長階段需要經歷多次的脫殼過程

馬蹄蟹的幼年期在潮間帶渡過,成長後會遷移到海底棲住。在繁殖期,牠們又會洄游到出生地交配。雖然如此,但有關馬蹄蟹的新聞,卻常是發生在這樣的場景⋯⋯

食肆

海鮮酒家門外,在一缸缸生猛海鮮前的地上,放著一隻大型的馬蹄蟹。這些馬蹄蟹會被取下節肢來做小菜、煮湯或粥品(部分馬蹄蟹的品種含有毒素,不適合食用),但更多的時候,牠們卻是被用作招徠,吸引食客。有時顧客會提著馬蹄蟹的尾劍拍照留念,卻不知道牠們的尾劍是作控制方向和翻身之用。即使牠們「有幸」被人買下放生,在尾劍折損的情況下,也會失去生存能力。

碼頭

有時候,我們也會在碼頭發現一些被買下的馬蹄蟹。牠們被「捕」之後,又成了放生活動的儀式的一部分。信眾會將買來的馬蹄蟹丟進海中,或隨便在碼頭附近放生。雖說是放生,但信眾一般都不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棲息環境。被放生的馬蹄蟹往往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而死亡,更難言回到棲地繼續生活。

實驗室

轉眼畫面換到了室內。在長桌上,排列著一隻隻被儀器扣緊的馬蹄蟹。血液不斷地從牠們體內流進瓶子。牠們的血液含銅元素,在氧化後漸漸變成了藍色。這些血液具醫學價值,可被用作快速測試劑,以檢測人體組織、藥物、產品和設備是否被細菌污染。部分地區的實驗室在抽取了馬蹄蟹三分之一的血液後,會將之放歸野外;部分實驗室則會將馬蹄蟹的血液完全抽乾,再將甲殼賣掉,用作製藥或護膚品等物。大概,被注射過疫苗或動過手術的人,都曾受過牠們的恩惠。

泥灘

畫面回到了一個自然的環境。潮間帶的泥灘是馬蹄蟹的重要棲所和繁殖地,但部分海灣同時也是大眾的休憩場所。夏季的周末,常有成百上千的遊人同時湧到泥灘進行掘蜆活動,也有部分人以大量灑鹽的方法捕捉蟶子,令泥中的鹽份急升,導致馬蹄蟹卵脫水而死亡。再加上近年急速的海岸發展,馬蹄蟹的生境被逐漸蠶食,令牠們的數目銳減。

泥灘上還有槍蝦。牠們有一隻粗大的鉗子(螯足),開合時會啪啪作響
悅目大眼蟹:「你睇我唔到!」
這隻在沙裡蠕動的蟶子BB,陡然間跳起,一頭便鑽進泥裡去,轉眼便失去了影蹤

四億年的故事

在我面前這一隻三棘鱟,只有數厘米寬。牠緩緩地爬行,慢慢地鑽進了沙泥。牠的祖先,卻走過了4億7千萬年,經歷了五次大滅絕。這種比恐龍還遠古的活化石,雖然在香港一度數量極多,但在過度捕捉和生境減少的威脅下,一對馬蹄蟹在泥灘上交配的情景在現時也是難得一見。

馬蹄蟹的成長周期長,由出生到至成熟期逾十年之久,其存活率也僅是萬分之一。馬蹄蟹卵是遷徙候鳥的能量來源,其幼體也是部分魚類的食物來源。生物鏈環環緊扣,物種之間的連鎖影響,總是遠超我們想像。

馬蹄蟹不懂說話。有時我會覺得在牠們的複眼中,我們人類也有很多面:有些為保護牠們而努力,有些則會用盡牠們的一切來謀取利益,也有一些對牠們視而不見。

我們,又會怎樣繼續編寫牠們的鱟記?

馬蹄蟹還能見證多少個日落呢?

參考資料:

  1. 李錦華:《香港水底奇兵》。香港自然探索學會。2014
  2. 漁農自然護理署。〈馬蹄蟹〉。2017
  3. 謝明昌 、張志堅 、林金榮 (水產試驗所水產養殖組);陳其欽 、黃丁士 、蔡萬生(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鱟的研究與應用〉(水試專訊第33期)。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2011
  4. 陳章波:〈自然生態。鱟〉。金門國家公園論文集。2017
  5. RTHK 香港電台:〈山水搜記:第一集:馬蹄蟹〉。2016
  6. The Ecolog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Group:The Horseshoe Crab。2009
  7.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Oldest Horseshoe Crab Fossils Found in Canada。2008
  8.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鱟(馬蹄蟹)〉。2017
  9.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地球的鱟裔生物篇 Horseshoe Crabs as Living Fossils: Biology。2016
  10.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地球的鱟裔價值篇 Horseshoe Crabs as Living Fossils: Value。2016
  11.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地球的鱟裔保育篇 Horseshoe Crabs as Living Fossils: Conservation。2016



[以上內容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資助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