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大潭

博物大潭


A A A

真想不到,會為這個生態專輯而三訪大潭。去年春季在此尋蛙,夏來探蜻蜓,這年已入秋的十月,又來了一趟大潭水塘。不過,這次不用再涉水穿林,好的東西有時候就在身旁腳畔,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水塘的林道,依舊的灰灰白白,但在一幅濕潤的泥壁上,便長著好幾朵醒目的細小黃花,原來是食蟲植物——狸藻。

香港的食蟲植物共有三個科,分別是狸藻科、茅膏菜科和豬籠草科。狸藻的屬名「Utricularia」 源自拉丁文「utriculus」, 意指「囊子」。它的捕蟲囊像個小袋子,位於莖枝上,只有數毫米大小。每當水中的小生物觸動捕蟲囊的剛毛,捕蟲囊的活門便會打開,所產生的負壓便會把獵物吸進囊中。獵物被分解後,便可為狸藻提供所需的氮和磷等養分。

挖耳草 Utricularia bifida L.(狸藻科)的細小黃花及幼長花序
挖耳草 Utricularia bifida L.(狸藻科)的細小黃花及幼長花序

在泥壁的不遠處,我們還找到屬茅膏菜科的寬苞茅膏菜 (Drosera spathulata) 。這種植物的葉片呈微紅色,如蓮座般排列。它的葉面毛茸茸的,被著很多棒狀的腺毛。這些腺毛會分泌黏液來吸引昆蟲。當獵物被黏住後,會被向內捲的腺毛包住,成為芽膏菜的點心(如圖中左下方的葉片)。

昆蟲的殘骸遺留在葉片上
昆蟲的殘骸遺留在葉片上
外形像個瓶子的豬籠草(攝於大東山)
外形像個瓶子的豬籠草(攝於大東山)

豬籠草的捕蟲囊的外型更為有趣,它像個有蓋的圓筒形瓶子。瓶上的蓋子半開,防止雨水過量進入;瓶口生有蜜腺;瓶子內壁滑溜,底部則盛載著消化液。貪吃的昆蟲若是一不小心,便會掉進囊中難以逃脫,瞬即成為囊中物。

自然界中,艷麗的色彩和香味既可代表美味點心,同時也可能是個糖衣陷阱呢。

沿著林道行走,又見道旁的一棵樹長滿白花。秋冬之際,山間常見大頭茶綻放白花,但這小型喬木卻是紅皮糙果茶。紅皮糙果茶又名克氏茶,被列為《中國植物紅皮書》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跟大頭茶一樣,紅皮糙果茶同屬山茶科,但它的樹幹呈棕紅色,果實表面粗糙,如拳頭般大:大頭茶的果實則是長橢圓形的木質蒴果。

導賞員收集地上紅皮糙果茶的花果方便講解,其後當然放回原處啦
導賞員收集地上紅皮糙果茶的花果方便講解,其後當然放回原處啦
樹幹呈棕紅色,滿佈棕色粉末,一摸之下手掌會被「染紅」
樹幹呈棕紅色,滿佈棕色粉末,一摸之下手掌會被「染紅」
已裂開的大頭茶果實
已裂開的大頭茶果實
長翅的大頭茶種子可借助風力傳播
長翅的大頭茶種子可借助風力傳播
同時期開花的還有天料木
同時期開花的還有天料木
雖然木麻黃別稱牛尾松(英文名稱又叫Horsetail Tree),卻非松科植物,而是屬木麻黃科;臨風搖曳的亦不是松樹的針狀葉,而是具節的小枝
雖然木麻黃別稱牛尾松(英文名稱又叫Horsetail Tree),卻非松科植物,而是屬木麻黃科;臨風搖曳的亦不是松樹的針狀葉,而是具節的小枝
已結果的毛冬青
已結果的毛冬青

轉進了大潭家樂徑,在山丘高處開闊的展望台俯瞰著大潭谷,我們的心思也從自然生態轉到了水塘的歷史上。

大潭水塘是香港第二個建造的水塘,第一期工程(即今大潭上水塘部分)於1888年竣工。為了應付日增的食水需求,當局其後陸續增建副水塘、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成為今天的大潭水塘群。至今,大潭水塘已有逾百年歷史,當中廿二項構築物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大潭上水塘
大潭上水塘
上水塘的輸水道
上水塘的輸水道
上水塘的堤壩原高90呎,擴建至100呎高以增加水塘的儲水量
上水塘的堤壩原高90呎,擴建至100呎高以增加水塘的儲水量

沿著大潭水務文物徑行走,可逐一遊覽石砌輸水道、水壩、水掣房和石橋等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但可也別要錯過林道旁的群帶路石碑。這塊柱狀頂尖的花崗岩碑石,其實是一塊標示距離的里程碑。

英治時期,港島的維多利亞城曾叫作「群帶路」。英政府在修建由赤柱通往維多利亞城的道路時,曾豎立多塊里程碑。至今,香港分別在石排灣、薄扶林及大潭水塘發現類似碑石:位於石排灣的石碑現安放在歷史博物館;薄扶林的石碑由古物古蹟辦事處保管;而下圖中的石碑則仍豎立於大潭副水塘。從現場所察,依稀仍可見石碑一面刻上「VICTORIA 5 MILES 群帶路十八里」字樣,另一面則刻上「STANLEY 14 MILES 赤柱 四十五里」。

相傳一名叫「阿群」的漁民曾帶領英人由赤柱去中環,故群帶路石碑又有「阿群帶路」之說
相傳一名叫「阿群」的漁民曾帶領英人由赤柱去中環,故群帶路石碑又有「阿群帶路」之說

同樣引人入勝的,還有大潭篤水塘東面石碑山上的一座石碑。有關這座石碑的用途石謂眾說紛紜,有一說法指它是供船舶調較羅盤之用,另也有指這建築物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出大潭港的潛艇而建。

石碑山上的無字石碑
石碑山上的無字石碑
常見的楓香樹,葉子呈三裂的形態
常見的楓香樹,葉子呈三裂的形態
楓香的果實多軟刺,像個流星錘
楓香的果實多軟刺,像個流星錘
大潭篤水塘的英式古橋
大潭篤水塘的英式古橋
大潭篤水塘水壩
大潭篤水塘水壩

想著走著,已抵達大潭篤水塘最後的一條古橋。遠處的水壩反映著夕照,呈現著金光。這樣的情景,有的人會看到風景,有的人會看到了歷史,有的人會看到在此間孕育著的生命。

走路的節奏,觀察的眼光,都決定著你這一段路的經歷。一條山徑,或是一個水塘,也可以是生態與歷史知識的寶庫。也許,那一隻細小蝴蝶,那一座古老遺蹟,就在轉角處。

大潭水塘生態歷史遊路線:
陽明山莊 › 郊野公園管理站 › 大潭家樂徑 › 大潭上水塘 › 大潭中水塘 › 大潭篤水塘 › 大潭道(大潭水塘南門)
長度:4 公里
需時:1.5 小時
起點交通:乘搭6號或63號(星期一至六服務)巴士在黃泥涌水塘公園下車後,再沿大潭水塘道步行10分鐘至陽明山莊
起點交通:在大潭道乘搭14號巴士或16M小巴離開

參考資料:

  1. 胡啟明:〈香港的食蟲植物〉。香港植物標本室。2013
  2. 香港濕地公園:〈挖耳草 《Utricularia bifida L.狸藻科〉。2018
  3. 莊雪影、黎存志、葉國樑:〈香港的野生茶花〉。香港植物標本室。2013
  4. 綠化、園境發樹木組:〈紅皮糙果茶〉。發展局。2013
  5.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港生物多樣性訊息系統。2018
  6. 古物諮詢委員會:〈薄 扶 林 水 塘 、 大 潭 水 塘 群 、 大 潭 水 塘 群 、 黃 泥 涌 水 塘 、 黃 泥 涌 水 塘 、 九 龍 水 塘 、 九 龍 水 塘 、城 門 ( 銀 禧 ) 水 塘 和 香 港 仔 水 塘 的 文 物 價 值〉。2018
  7. 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法定古蹟〉。2018
  8. 水務署:〈大潭水務文物徑〉。2009
  9. 郭志標:《香港本土旅行八十載》。三聯。2013
  10. 蕭國健:《香港古代史((修訂版)》。中華書局。2006
  11. 南區區議會:〈群帶路石碑〉。2012



[以上內容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資助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