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咀

西貢
SAI KUNG
TUEN TSUI
短咀

A A A

短咀為西貢東端的一座短小山岬,其西面與南面另有米粉咀和長咀。

「短咀」一名,早見於1730年所編撰的《海國聞見錄》中的《沿海全圖》上,標記為「短嘴」。早年旅行界亦開創「一尖三咀過四灣」的長程路線,一口氣全走蚺蛇尖、米粉咀、短咀、長咀,以及大浪四灣。

路線

北潭凹 赤徑 大浪坳 蚺蛇坳 短咀 東灣 大灣 大浪村 大浪坳 赤徑 北潭凹










35 min 20 min 15 min 2.5 hr 1.5 hr 20 min 20 min 25 min 20 min 40 min

需時7.5 hr
長度20.5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在北潭凹起步,沿水泥徑逆走麥理浩徑第二段下降至分岔路口,右轉往青年旅舍方向行走 (左方小徑可通往土瓜坪),經過村屋後沿著岸邊行走,過橋後續沿右方路徑上走至大浪坳(左走可通往赤徑碼頭)。

在大浪坳的避雨亭此離開麥理浩徑左走,往儲水庫方向行走至蚺蛇坳。上攀兩段碎石陡坡後,依右方的環腰山徑走至蚺蛇尖之東脊下。沿東面山徑走近米粉咀,在支徑左走(直走可登米粉頂)。在第二個分岔口右轉下降至近溪澗處,轉接東北方的山脊小徑朝短咀進發。

走過狹徑登上面100米高的小山丘,再下走一段至山咀盡處。及後沿山脊小徑折返至淺谷,覓徑跨溪後,左走踏上東灣山東坡的泥徑,由此一直走至東灣山山腰的巨石處,再在石旁的山徑下降至東灣沙灘。

在東灣沙灘西南端接小徑上攀,接上山腰小徑,再下降大灣。在沙灘後方轉踏小徑經大浪村沿麥理浩徑上走至蚺蛇坳,最後經來時路返回北潭凹。

赤徑小渡頭
赤徑小渡頭
淺灘
淺灘
赤徑口
赤徑口
海崖不斷蚺蛇坳下望
由蚺蛇坳下望
愈見深刻的疤痕
愈見深刻的疤痕
東灣
東灣
黏在一塊的大洲與尖洲
黏在一塊的大洲與尖洲
山崗上的遊人
山崗上的遊人
朝米粉頂進發時北望
朝米粉頂進發時北望
蚺蛇灣
蚺蛇灣
千溪海岸
千溪海岸
轉往下行
轉往下行
回望蚺蛇尖
回望蚺蛇尖
想起了獨走米粉咀之行
想起了獨走米粉咀之行
短咀在望
短咀在望
海崖
海崖
山友也不少
山友也不少
踏上出咀的山徑
踏上出咀的山徑
山徑右側的崖壁
山徑右側的崖壁
路程不短哪
路程不短哪
驚濤拍岸
驚濤拍岸
牛屎缽
牛屎缽
最後二兩座小山崗
最後二兩座小山崗
似近還遠
似近還遠
海崖不斷
海崖不斷
長咀
長咀
再攀一崗
再攀一崗
深灣
深灣
揚帆
揚帆
沿崖邊行走
沿崖邊行走
回望
回望
起伏
起伏
盡處可見和尚洲
盡處可見和尚洲
渺小
渺小
岩壁
岩壁
山脊危崖
山脊危崖
此刻光影更具層次
此刻光影更具層次
很佩服挑戰一尖三咀的這一群山友
很佩服挑戰一尖三咀的這一群山友
狹徑隱藏其中
狹徑隱藏其中
高崖
高崖
美麗海岸
美麗海岸
峰頂孤客
峰頂孤客
島
波光閃閃
波光閃閃
足跡
足跡
東灣的一雙旅人
東灣的一雙旅人
覓小徑去
覓小徑去
走過寧靜
走過寧靜
大浪村後方草坪
大浪村後方草坪
歸程時的赤徑
歸程時的赤徑

交通
起點
小巴 7 號 西貢市 - 海下
(北潭凹下車)
15 min
巴士 94 號 西貢市 - 黃石碼頭
(北潭凹下車)
20 min
巴士 96R
(假日)
鑽石山港鐵站 - 黃石碼頭
(北潭凹下車)
-
終點
同上

補給無補給點
退出
注意
總結

自踏上短咀的小徑後高潮迭起,東側海崖一段接一段,氣勢非凡,末段更能一睹岬角盡處的和尚洲,必須留意出咀路遙,別因「咀短」而誤判行程難度。

後感

翻看舊照,驚覺自這幾年行山人數暴升後,極少到訪蚺蛇尖一帶。

乘96R巴士出發時,發現自己竟然期待著這一趟旅程。行山行得久了,早不像從前般早早便計劃特別的行程。如常的走著走著,有時不免會感到平淡乏味,期待的心情也愈少出現。

在北潭凹起步時人頭湧湧,一路前進,到了赤徑遊人還很多,蚺蛇尖也不少,到了米粉頂一帶又少了許多。短咀十分偏遠,人流也大減,但前後竟也碰上二三十人。

此前走過短咀兩次。一次走到沉船灣附近,另一次進一步爬到100米高的山頭,但山咀那一端卻沒到過。對短咀的印象已很模糊,步出短咀那段路才一公里多,但感覺上一點也不短哪,似比長咀還要長。沿途盡是高峻險崖,可說是目不暇給,驚喜連連。好不容易走到山岬盡處,小片可供立足之地卻擠了十多人,拍三兩張照便隨即回頭。

候車時聽人提到杯靈雙渡和一尖三咀(蚺蛇尖+米粉咀+長咀+短咀)等路線,大家都似乎迷上了長途路線。可如此一來就得加快步速,我總覺得速度會令人錯過太多。

這20多公里走到腿都酸了,心裡卻難得地富足。回到西貢市,像被遣回人間一樣,再次步入暗夜。

其時正值2022年4月疫情高峰期間,晚市已禁堂食,二人限聚令依然維持。在街上留連的人眾多,,卻個個像無處容身的孤魂。

海濱碼頭的座椅已坐滿了人,一雙一雙的捧著外賣盒低頭吃飯,站著吃的也循規蹈矩,保持距離,免因聚集而被票控,我倆提著外賣,為覓得兩個位子而「歡天喜地」⋯⋯

那時行山而獲得的一點快樂,儘管奢侈,卻陪伴我們熬過這段社運與疫情交煎的苦日子。

日期2022/04/03
更新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