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uba

唐松岳


A A A
由八方池山莊起步
由八方池山莊起步
走過濕地
走過濕地

時值七月中旬,雖然已近梅雨季尾聲,但仍然是潮濕多霧的日子。早上來到八方駅,晨霧仍未有散去跡象。乖乖填好登山計劃書(登山届)交予車站職員,職員一瞧內容,隨即取出附上英語翻譯的牌子,詢問我們是否攜備冰爪及冰斧等裝備,可見日本人的確很重視登山安全。乘坐纜車往山上行駛,登時如墮雲霧。接連轉乘兩段纜車後,抵達是日的登山起點--八方池山莊。

八方池原是一條大眾化的路線,但此時只得聊聊數名山客。我們沿著木道徐徐上升,接上泥土路後,忽聽得走在前面的兩位日本人興奮低呼。循他們目光下望,只見遠處兩隻鹿兒踏雪而行。一發現我們,便急步而奔,隨即消失於林中。

踏過被殘雪覆蓋的木道,便抵達八方池。八方池最聞名的莫過於白馬連峰的池中倒影。從網上照片所見,八方池似乎能把白馬三山盡數映照,但實際上它的面積卻是細小得多,不消一刻便能繞走一圈。

窺見對面山脈
窺見對面山脈
沿木道上走
沿木道上走
隱約看見唐松岳
隱約看見唐松岳
木道被殘雪覆蓋
木道被殘雪覆蓋
八方池上的浮冰
八方池上的浮冰

此際山中依然雲霧纏繞,一片白濛濛。抬頭望向天空,流雲明亮透光,並非烏黑密佈,顯見雲層稀薄。每次到海外登山,都會避免把行程編排得過於緊密,好預留足夠的buffer time。此刻時候尚早,正好給我空間賴在原地,等待霧散。我們從池邊小徑轉往水池後方的觀景點,一邊休息一邊期待著。終於,白馬連峰從迷霧中露出臉來。雖然八方池未能映照出山巒倒影,但已感心滿意足。

陽光終於到來
陽光終於到來
美啊
美啊
白馬連峰
白馬連峰

由八方尾根繼續上行,走過一片樹林,山徑轉趨狹窄,人跡也愈來愈少。未幾,便遇上首段雪坡。雪地上的雜沓足印旁邊,染了好些赭紅色顏料。這些氧化鐵粉末是由白馬登山嚮導協會的工作人員灑上,用以協助登山者辨別方向。我們穿上預備好的冰爪,取出登山杖,小心翼翼的逐步上攀。畢竟我們沒太多雪地攀行經驗,而這段殘雪也頗為陡峭,行走初時心情也有點緊張。安全越過雪坡後,立即鬆一口氣。及後兩度再遇殘雪,但坡度較緩,登山鞋也足以應付。

循八方尾根上攀
循八方尾根上攀
走過一片林木
走過一片林木
迎來一片雪坡
迎來一片雪坡
小心上行
小心上行
時晴時霧
時晴時霧
雪地上的赭紅色顏料協助登山者辨別路向
雪地上的赭紅色顏料協助登山者辨別路向

天氣時晴時霧,站立崖邊,前方流雲如浪,洶湧來去。當雲霧撞上峰壁後,便翻山而去,聳立的白馬連峰隨即展現在前。

山岳近在咫尺
山岳近在咫尺
移動迅速的流雲
移動迅速的流雲
露出頭來
露出頭來

沿山脊續行,發現兩隻肥鳥在路旁草叢中「鬼鬼祟祟」的不住探頭,一看便知是雷鳥。雷鳥是高山鳥類,在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山脈)一帶頗為常見。過去在立山室堂、槍岳等地行山時也曾遇見,但牠們在木曾山脈(中阿爾卑斯山脈)卻是絕跡數十年,直至去年方再現行蹤。這回發現的雷鳥雌雄一對同時出現,倒也是首次。

雌雄一對雷鳥
雌雄一對雷鳥
雌鳥
雌鳥
雄鳥有醒目的「眼眉」
雄鳥有醒目的「眼眉」

往後是不斷的攀升路段,抵達唐松岳頂上山莊時,已感疲累。後來得知,白馬先生的女兒在五歲時已成功登頂,叫人情何以堪⋯⋯

山霧又復來
山霧又復來
唐松岳頂上山莊
唐松岳頂上山莊
山莊宿位是通舖間隔
山莊宿位是通舖間隔

當晚獲山莊經理熱情招待。飯堂中除了我倆,就只得一名客人,可見此時仍是淡季。飯後山莊經理與白馬先生取得聯繫,聽見二人通過電話在討論著甚麼似的——原來他們得知由五竜岳下山途中尚有積雪未融,只怕我們攜備的六釘冰爪應付不來,要不攀登五竜岳後返回唐松岳頂上山莊住上一晚,翌日沿路下山;要不明天便直接由此下山去。討論一番,後來從五竜山莊處得悉將會有工作人員在該路段綁繫登山繩索,我們當可按原訂計劃下山。要他們為我倆安排行程,心中說不出的感激。

翌朝天氣稍為好轉,是攀登唐松岳的好時機。山莊依唐松岳而建,只消十五分鐘便可輕鬆登上的峰頂。唐松岳標高2,696米,名稱由來已不可考。傳說有個巨人樵夫,將拔出的松樹拋向天空,松樹落下時化成山岳,唐松岳因而得名。

山莊外望唐松岳
山莊外望唐松岳
從山莊後方起步
從山莊後方起步
上攀時回望
上攀時回望
唐松岳
唐松岳
殘雪處處
殘雪處處

山巔之上,白馬岳、杓子岳及白馬鑓ヶ岳盡入眼簾。白馬三山以外,還可望見原擬攀爬的險地「不歸險」,以及聳峙遠方的槍岳。

白馬岳
白馬岳
白馬連峰
白馬連峰
西面群峰
西面群峰
登上唐松岳
登上唐松岳
濃霧逐漸佔據山窩
濃霧逐漸佔據山窩

返回山屋後,隨即整理行裝,朝五竜岳進發。

前往五竜岳的山徑
前往五竜岳的山徑